相信不少電電夥伴是愛吃拉麵的,近年來在台灣拉麵店可說是一間一間開,不論南北各地都有排隊名店,口味更是多元,不論平日還是假日都常見排隊人龍。
不過現在日本 2025 年上半年(1~6月),拉麵店的倒閉數來到史上第二高。根據東京商工調查的資料,今年上半年有 25 家拉麵店倒閉,雖然比去年創新高的 33 家少一點,但還是相當嚴重。日本媒體 ITmedia 也撰文介紹這個現象,解釋日本拉麵市場的現況。
當然這些拉麵會倒閉,主要原因幾乎都是「賣不好」,佔了原因的將近九成。日圓貶值、原物料價格上漲、人事成本跟水電費也漲,但店家卻不敢調價,營運越來越困難。
除了拉麵業界本身競爭激烈,另一個原因是,越來越多其他行業也開始賣拉麵,像是迴轉壽司、居酒屋、家庭餐廳、甚至超商和販賣機,到處都能看到拉麵。
更誇張的是,這些「非正統拉麵店」推出的產品,還常常是找有名拉麵店合作監製的,吸引不少顧客去嘗鮮,讓街邊經營的拉麵店生存空間被擠壓得更小。
▼ 日本超商現在常常可以見到這種拉麵商品,甚至還有跟名店合作的可以選擇。
舉例像「壽司郎」、「はま壽司」、「藏壽司」、「かっぱ壽司」這幾家大型連鎖迴轉壽司,現在通通都有拉麵可以點。除了壽司,還賣蕎麥麵、烏龍麵、甜點、咖啡、酒,整個變成「綜合日式餐廳」。
他們的策略是:主食壽司價格難漲,但副餐拉麵可以賣貴一點,利潤也比較高,所以積極擴展拉麵產品線。
▼ 像是壽司郎也常和拉麵店家合作,製作專屬的店鋪限定拉麵。
▼ 日本連鎖的かっぱ壽司可說是其中最認真推拉麵的,款式眾多還時常推出期間限定菜單。
這些非拉麵專業的品牌餐廳,為什麼能做出不輸拉麵店的口味,甚至更受到消費者青睞?關鍵在於冷凍/冷藏技術進步,工廠集中生產湯頭、麵條、叉燒,分別急速冷凍送到各店。門市只要解凍、加點蔥花配料,就能端出一碗水準以上的拉麵,流程又簡單又穩定。
另一關鍵在前幾年疫情期間,很多拉麵店縮短營業時間、甚至暫停營業;反觀連鎖品牌和超商,為了補回人流和業績,就積極開發拉麵產品,還找名店聯名、製造話題。久而久之,顧客被搶走,除了穩定有客源的名店,後進的店家要生存越來越難。現在的局面變成:只有能跟大型企業合作的強店活下來,其他小店面臨一波接一波的倒閉潮。
當然對於日本來說拉麵可說是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店鋪會持續開張,相對也會有店鋪收掉,其實在台灣也是如此,畢竟環境總是有飽和的可能。
不過隨著日本各種餐廳、超商都開始提供拉麵,或許真的對這些正統拉麵店鋪開始衝擊,或許各位有機會到日本旅遊,也不妨吃吃看這些店家甚至超商販售的拉麵,到底是否符合你對日本拉麵的想像。
新聞來源: IT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