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涉及《超人》電影劇情,請斟酌閱讀。)
DCU 宇宙首部電影《超人》(Superman)雖自上映以來廣受好評,但片中一項劇情設定卻引發不少觀眾熱議。導演詹姆士·岡恩(James Gunn)近日在訪談中,首度回應這段關於超人親生父母訊息的爭議改編。
在電影中,年幼的凱·艾爾(Kal-El)被送往地球前,父母喬·艾爾(Jor-El)與蘿拉(Lara)留下了一段訊息,希望他在地球上「行善」。不過後來當雷克斯·路瑟(Lex Luthor)解碼被破壞的另一半訊息時,卻驚人地揭露:父母其實期望兒子在地球上娶無數妻子、繁衍後代,讓氪星文明得以延續,甚至在必要時征服整個地球。
這段設定震撼眾人,導致超人一度失去世人信任,所幸最終靠自身行動贏回人心。而在片尾,超人更主動將孤獨堡壘中播放的父母訊息換成自己童年時與肯特夫婦的家庭錄像,象徵他選擇擁抱身為地球人的身份。
面對外界對這段「黑化親情」的質疑,導演岡恩表示:「我自己是超人迷,所以我非常重視角色核心。這項改動,我相信並沒有違背超人的本質,反而能讓這個角色在新宇宙中更有戲劇張力。」
他補充指出,這種設定其實早在某些漫畫版本中出現過,「我們只是找出一個有趣的角度,讓 DCU 的故事與眾不同。」
不過也有觀眾擔憂,這樣的父子衝突會讓人聯想到岡恩先前在《星際異攻隊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中,讓星爵對抗親生父親的劇情。還有人將此作與《靈異乍現》(Brightburn)或《無敵少俠》(Invincible)等「邪惡超人型角色」作品作比較。
儘管如此,《超人》仍以其情感深度與角色刻劃獲得高度評價,大衛·科倫斯韋(David Corenswet)成功演繹出一位內心充滿同理心、堅信善良的鋼鐵英雄,也為 DC 重啟宇宙打出亮眼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