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任天堂次世代主機 Nintendo Switch 2 正式登場,《IGN》針對該主機與現行的 Switch OLED 進行深度對比,從價格、性能、功能到設計細節一一分析,協助玩家在購買前做出明智選擇。對於從未入手過 Switch 的玩家來說,現在正是評估入門時機的關鍵。
價格比較:Switch OLED 相對更親民
根據《IGN》報導,Switch OLED 雖是舊機型,售價卻更具吸引力。定價為 349 美元,比 Switch 2 的 449 美元便宜 100 美元,若遇上促銷甚至可低至 279 美元。若搭配如《超級瑪利歐兄弟 驚奇》(スーパーマリオブラザーズ ワンダー)同捆組合,也能以原價入手熱門遊戲與主機。
不過《IGN》提醒,隨著 90 天關稅暫緩即將在 7 月結束,加上 Nintendo 近期已針對 Joy-Con 和 Pro 控制器調漲價格,未來無論是 Switch 2 或 OLED 的售價皆可能上調,建議有意購機的玩家儘早入手。
優勢機型:Switch OLED
規格與效能比較:Switch 2 大幅領先
Switch 2 採用 Nvidia T239 SoC 晶片與 Ampere 架構 GPU,配備 1,536 個 CUDA 核心、3.07 TFLOPs 的處理效能。相較之下,Switch OLED 搭載的為 2014 年等級的 Tegra X1 晶片與 Maxwell 架構,僅有 256 CUDA 核心。
記憶體方面,Switch 2 提供 12GB RAM(其中 9GB 用於遊戲),頻寬高達 102GB/s,而 OLED 僅有 4GB RAM,遊戲可用記憶體僅 3.2GB,頻寬為 25.6GB/s,整體表現明顯落後。
儘管 Switch OLED 擁有色彩濃郁、黑色表現優異的 OLED 螢幕,《IGN》指出 Switch 2 採用的 7.9 吋 1080p LCD 螢幕在解析度與尺寸上仍屬進步,加上內建 256GB 儲存空間及雙 USB-C 插槽,整體規格全面勝出。
優勢機型:Switch 2
功能與設計比較:Switch 2 更進化
《IGN》指出,兩款主機都支援三種遊玩模式與可拆式 Joy-Con,但 Switch 2 在細節上更勝一籌,例如新款磁吸式 Joy-Con 提升拆裝體驗,支架則改為更穩定的 U 型結構。
此外,Switch 2 引入創新操作模式,可將 Joy-Con 當作滑鼠使用,如《密特羅德 究極4 穿越未知》(メトロイドプライム 4 ビヨンド)就支援玩家透過滑動操作瞄準。更重要的是,Switch 2 內建 GameChat 語音與視訊通話功能,無需手機輔助就能進行社群互動,顯示任天堂對玩家連線體驗的重視。
優勢機型:Switch 2
結論:或許升級 Switch 2 更具長遠價值,但選擇權依然在於玩家
綜合分析,《IGN》認為雖然 Switch OLED 仍具價格與畫質優勢,但 Switch 2 在硬體、功能與未來支援面向皆大幅領先。特別是包括《瑪利歐賽車世界》等新作將為 Switch 2 獨占,加上可相容舊作的特性,讓玩家無需擔心庫存遊戲失效。
儘管《IGN》認為與其花 349 美元購買即將被取代的 Switch OLED,不如多花一點錢選擇性能與功能全面升級的 Switch 2,不過是否該升級,仍取決於玩家自身的需求與預算。
究竟是要追求效能突破與未來支援,還是選擇一台價格相對實惠、仍具遊戲體驗價值的機型,最終的選擇仍在每位玩家手中。
新聞來源: 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