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娛樂媒體《Collider》報導,相較於 DCEU 電影版的《閃電俠》(The Flash),CW 「綠箭宇宙」電視劇《閃電俠》中,由葛蘭·高斯汀(Grant Gustin)飾演的貝瑞·艾倫(Barry Allen)才是真正讓角色發光發熱的最佳詮釋。
該媒體指出,伊薩·米勒(Ezra Miller)所主演的《閃電俠》電影不僅在票房表現慘淡,角色塑造也備受爭議,與電視劇版本相比,明顯失色不少。
《Collider》分析,雖然米勒在電影《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與《閃電俠》中有部分亮眼表現,但不少觀眾認為他飾演的貝瑞·艾倫缺乏魅力,甚至被批評為「令人煩躁與難以喜愛」。此外,米勒本人的爭議行為也讓觀眾難以將角色與現實區分,加上 DC 對其去留未明,讓觀眾對該版本閃電俠產生抗拒。
除了角色演繹,《Collider》也指出 DCEU 的閃電俠服裝過於厚重與科技感,與漫畫中經典造型落差過大。反觀 CW 劇集的設計則更貼近原作,簡潔有力,成功傳達閃電俠「速度」的核心特色。
在角色塑造方面,《Collider》認為葛蘭·高斯汀的貝瑞·艾倫具備更多正向特質,從劇集初期就展現出自信、樂觀與堅定的英雄風範。即使面對閃點悖論、親情抉擇等複雜情境,他仍做出成熟選擇,例如拒絕為了朋友而改變歷史,展現深層的道德思維與英雄成長。
視覺特效方面,《Collider》也讚賞 CW 雖預算有限,卻以創意方式呈現貝瑞的高速視角,如透過閃電與慢動作描繪他的「超速世界觀」,效果不輸電影中的大場面。
最值得一提的是,CW 版《閃電俠》致敬角色歷史的用心。報導指出,劇中讓 1990 年 CBS 版閃電俠演員約翰·衛斯理·席普(John Wesley Shipp)回歸,先後飾演貝瑞的父親與金色時代閃電俠傑伊·蓋瑞克(Jay Garrick),並邀請 阿曼達·佩茲(Amanda Pays)再度詮釋緹娜·麥姬(Tina McGee),都是對角色歷史的尊重與情懷延續。
《Collider》最後指出,儘管高斯汀能否接棒電影版尚無定論,但他對貝瑞·艾倫的詮釋已成為許多粉絲心中的標竿。未來若 DCU 決定重啟閃電俠系列,CW 所塑造的版本或許能為大銀幕提供寶貴的參考方向。
新聞來源: Col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