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哆啦A夢》中,那片經典的「土管空地」是大雄、胖虎、小夫、靜香等人常聚集的場景。
不過,近期在 X 上,有網友指出,這塊空地其實在設定上是有地主的,而且價值高達三億日圓。更引發一連串「地主為何不賣地」的網路討論,甚至不少網友開始腦補原因跟稅務相關問題,成為熱議話題。
最初的討論來自這位推主發文,他提到:「那塊空地有地主,價值三億日圓,但地主卻默默讓小孩當遊樂場,這人根本聖人吧?」
隨後,網友們展開腦洞推測:
有人認為地主其實是「大地主流心腸」,即使空地常被胖虎當作怪音波演唱會場地,仍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有人吐槽:「胖虎的演唱會其實能趕走老鼠跟蟑螂,算是另類環境維護。」
另一派網友則從稅務與土地利用的現實考量切入:
有網友指出:「在東京這種地段放著不蓋房、不做停車場,還繳固定資產稅,地主真的是聖人。」也有人推測土管的存在可能是「稅務操作」,把土地當成資材置場來減稅。
有網友懷疑地主「不是不賣,而是不能賣」,因為現實中不少土地因為繼承糾紛,被迫長年維持空地狀態。也有人舉例,大雄的家在設定上是「借地建屋」,動畫中就出現過大雄家面臨地租上漲與搬遷風險,甚至曾出現「乾脆跑到五萬年前佔地」的情節。
許多網友認為,哆啦A夢的「空地設定」反映了時代變遷:1960〜70年代,東京郊區確實有不少荒地,成為孩子的天然遊樂場。但漫畫連載拉長到 80年代泡沫經濟,地價飆漲,「空地地主」逐漸成為一種「違和感」。
現在的日本如果東京郊區,想看到這樣的空地根本不容易,因為都急著來蓋建物要不然就喪失土地價值了。
除了現實討論,也有網友感性地表示:「現在的小孩可能連『空地』的概念都沒了,哆啦A夢的土管空地,本身就成了一種懷舊的幻想。」
從「聖人地主」到「稅務操作」、再到「時代落差」,哆啦A夢的一片空地意外成為網路熱門話題。無論真相如何,這塊空地已不只是漫畫場景,更成為許多人對童年的共同記憶與都市變遷的縮影。
新聞來源: toge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