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藤本樹創作的漫畫《鏈鋸人》的首部劇場版動畫『鏈鋸人 蕾潔篇』在上週五 9 月 19 日日本上映,公開後口碑也相當不錯,票房短短四天就累積 15 億日圓。
而製作主題曲〈IRIS OUT〉跟片尾曲〈JANE DOE〉的米津玄師,也接受了日本媒體 natalie 訪問,聊到歌曲製作的背景,還有和宇多田光合作的秘辛。
對於片頭曲〈IRIS OUT〉的製作,來自「道德與慾望之間的搖擺感」
Q : 這次的〈IRIS OUT〉和〈JANE DOE〉雖然風格完全不同,但聽起來卻又互補,接到《鏈鋸人 蕾潔篇》的邀約時,創作是怎麼開始的?
米津玄師 : 最一開始是「希望能寫兩首歌」的要求,片尾曲我已經確定是〈JANE DOE〉,我一開始就有很明確的畫面,但〈IRIS OUT〉則是邊做邊摸索的感覺。
Q : 你之前也寫過《鏈鋸人》的主題曲〈KICK BACK〉,這次有刻意延續嗎?
米津玄師 : 其實我從一開始就不想把它做成所謂的〈KICK BACK 2〉,〈JANE DOE〉比較不會有這種問題,但〈IRIS OUT〉就很可能會變成「KICK BACK 的翻版」,所以我很重視如何區隔兩者。〈KICK BACK〉是首結構複雜、張力十足的歌,如果說它是雲霄飛車,那〈IRIS OUT〉我就想做成自由落體,一開始就「砰」地直直下去,最後乾脆俐落地收尾。
Q : 你之前也提過,寫這首歌的時候常常盯著蕾潔的原作分鏡,那你覺得她的魅力是什麼?
米津玄師 : 蕾潔的塑造上給人那種「暈頭轉向的快感」,能讓人暈得很舒服,被耍得心甘情願。她臉頰泛紅、抬頭看著淀治,帶點挑逗意味,但同時又不斷給予好感的暗示。像淀治這種人當然會被騙啊。而且「想被騙」這件事在戀愛裡其實很重要。蕾潔很俏皮又迷人,但你\永遠猜不到她心裡真正想什麼,這種神秘感讓人更著迷。她就是那種能徹底打亂你感官的人。
Q : 那歌詞的部分呢,你是如何安排的?
米津玄師 : 老實說起初就有點擔心,因為我知道自己會把強烈的情慾投射進去。歌曲這種表現方式,會把所有情感放大傳遞給聽眾,和漫畫、動畫那種「經過角色濾鏡」表現不一樣,歌詞更主觀,也更危險。特別是在這個時代,性愛相關的東西常被視為該避免的話題,身為一個寫流行歌的人,我也很掙扎要怎麼拿捏。
所以我開始思考「推し活」這個概念,性愛和慾望常被排斥,但「推し」卻在這個時代蓬勃發展。我覺得「推し」某種程度像是現代版的宗教或神話。那種高潔、美麗、近乎神聖的存在,但同時又會勾起人性的情慾。
而現代社會雖然越來越強調「慾望是不道德的」,但同時卻有了一個像「推し」這樣的詞,把其中的情色元素去味化,讓它變得「可被接受」。這種雙面性我覺得非常有趣。所以,我把「道德與慾望之間的搖擺感」放進〈IRIS OUT〉裡。如果能透過這首歌,把那種「既是浪漫也是掙扎」的曖昧感表達出來,就很棒了。
對於片尾曲〈JANE DOE〉的製作,「沒有宇多田光的聲音,這首歌就不成立」
Q : 聊聊這片尾曲〈JANE DOE〉,一開始構思時,就是以「在電影片尾播放」這個前提來製作的嗎?
米津玄師 : 老實說,我一開始就覺得「這首歌不該由我來唱」,因為以男聲作為蕾潔篇的片尾,感覺真的太不搭了,這首歌必須是「女性的聲音先行」,才有可能成立。
我一直很喜歡碧玉 ( Björk ) 和湯姆·約克 ( Thom Yorke ) 在電影《在黑暗中漫舞》裡合唱的〈I've Seen It All〉,就有種「那種氛圍很適合蕾潔篇」。所以我是帶著這種想法開始創作的,過程中也試著走過一條比較懷舊、青春感的方向,但最後還是覺得「男女合唱、憂鬱又帶點黑暗氣息」的風格才最對味。
Q : 你在歌曲發表時有說過「沒有特別想過要誰唱」,那在創作過程中,是何時開始浮現出宇多田光的想法呢?
米津玄師 : 當我從鋼琴的主旋律出發,開始寫出 A 段的旋律和歌詞後,我就覺得「啊,這首歌除了宇多田光,誰都不行了」。甚至我覺得,如果不是宇多田,這首歌根本就不會成立。
我對宇多田光聲音的印象是:既憂傷又孤獨,同時又帶有像風輕輕吹過的清爽感,這其中還有她聲音裡那點沙啞的質地。她的聲音有這兩種特質並存的魅力。且聽她的音樂時,有種被「龐大的天賦、作品與歌聲的美感支配」的感覺,就像她的內在滲進了你的心裡一樣。但當歌結束時,你又會突然覺得「咦?她在哪裡?」那種存在感強烈又虛無的矛盾感,我覺得非常適合這首歌。
Q : 宇多田一直是個面向很多元的音樂人,這次〈JANE DOE〉好像特別強調了她擅長表現的「失落感」,你怎麼看?
米津玄師 : 我特別喜歡她的〈FINAL DISTANCE〉和〈如願以償〉,這兩首歌是我國中時期聽到的,對我人生有非常深的影響,是讓我認真意識到她的契機。
以我個人感受來說,她的歌總是帶著那種「矛盾、無法割捨的兩面性」,而蕾潔這個角色本身,也有著類似的層次。當然,我不是說她「像蕾潔」,而是那種共通點是存在的。
Q : 〈JANE DOE〉的歌詞是怎麼構思出來的?
米津玄師 : 我腦中最先浮現的畫面是「一個人赤腳走在碎裂的玻璃上,每一步都被割傷,鮮血滴成一連串的腳印。」蕾潔這個角色的生活本質就是「消除自己的痕跡」,一個身分模糊的人,就這樣一邊走一邊被傷害,血一路延伸成紅色的軌跡。
Q : 聊聊單曲的視覺設計吧,當你描繪封面的蕾潔時,你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嗎?
米津玄師 : 我想要在自己技術範圍內,盡可能畫出「最色氣」的蕾潔。因為如果沒有那種「誘惑你」的氣質,這張作品就會完全不對味。然而當我決定要做兩張封面時,就有了「畫出蕾潔全身,然後上下拆開」這個構想。
Q : 〈IRIS OUT〉是你用「淀治」的視角在唱,而〈JANE DOE〉聽起來就像是讓宇多田光來作為「蕾潔」,這樣的安排是刻意的嗎?
米津玄師 : 是的,我一開始就有這樣的設定,希望能做出一首「背負著複雜情感的女孩」與「完全不懂那種情感的男孩」之間的對唱。我也把這個想法傳達給宇多田光,她也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了這件事,最終呈現出來的作品就是現在大家聽到的樣子。
根據這次訪談,也可以看到米津玄師投注了相當多的用心跟作品理解在這兩首歌上,特別是角色的性格跟心理來呈現在音樂之中。甚至連繪圖都讓人看到他的才華,也難怪先前《鏈鋸人》的作者藤本樹曾調侃他,叫米津玄師別來畫漫畫,要不然可又一個大手漫畫家誕生了 XD。
新聞來源: natal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