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隆·馬斯克(Elon Musk)近日的發言再度引發話題,他宣稱旗下AI公司xAI,將於2026年底前推出一款「優秀的」AI生成遊戲,並由其聊天機器人Grok打造一部「至少能看的」電影。此番言論再度掀起科技與娛樂圈對「生成式AI創作」的熱烈爭論。
馬斯克在 X(原 Twitter)上發文表示,xAI的遊戲工作室將利用Grok技術開發AI遊戲,貼文附帶一段類似《決勝時刻》(Call of Duty)的射擊遊戲影片。
根據官方職缺公告,xAI目前正招募一名「遊戲訓練員(Video Games Tutor)」,時薪介於45至100美元,職責是訓練Grok製作「有趣且創新的AI遊戲」,並透過反覆測試改進AI遊戲設計能力。
馬斯克的雄心雖引人注目,但業界對此看法分歧。Epic Games執行長蒂姆·斯維尼(Tim Sweeney)先前在State of Unreal 2025活動中表示,AI將成為遊戲引擎的核心組件,使小團隊能以指令創造媲美《薩爾達傳說 曠野之息》(ゼルダの伝説 ブレス オブ ザ ワイルド)的作品。
然而,《柏德之門 3》開發商拉瑞安工作室(Larian Studios)的發行總監Michael Douse直言,AI並非產業救世主。
Douse批評道,AI解決不了遊戲產業最大的問題——缺乏領導與願景。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經由數據與心理學優化的遊戲迴圈,而是能表達人類情感與信念的世界。
「沒有對創作的尊重,就沒有共鳴;沒有人的觸感,就沒有靈魂。把遊戲變成冰冷的數位內容,就是拋棄玩家熱愛遊戲的理由。」Douse說。
馬斯克過去以誇大承諾聞名,不論是特斯拉(Tesla)、SpaceX或 Cybertruck,都多次延誤或跳票。他甚至在2023年自嘲:「我就像那個一直喊『自動駕駛要來了!』的男孩。」不過他仍持續推動AI領域的發展,聲稱未來人們將擁有「比C-3PO更聰明的私人機器人」。
除了遊戲,馬斯克也預告Grok將在明年底前製作一部「至少能看的電影」,並於2027年推出「真正優秀」的作品。
事實上,AI 在影視產業的爭議更為劇烈。近期出現的AI虛擬女演員提莉·諾伍德(Tilly Norwood)引發演員工會SAG-AFTRA的強烈譴責,業界批評這種做法侵蝕創作倫理與就業權益。
同時,AI生成內容也面臨嚴重的版權風險。OpenAI近日承諾將讓創作者能更精準控制角色生成,因其Sora 2應用大量製作含任天堂等角色的侵權影片。馬斯克自家Grok也曾因生成任天堂角色遭到下架。
而目前,迪士尼與環球影業已聯手起訴Midjourney未經授權使用角色影像。史丹佛大學教授Mark Lemley警告:「AI生成角色勢必引發新一波版權戰爭。」
儘管外界對馬斯克的預測半信半疑,他仍堅信AI將重塑娛樂與創作產業。不過在技術尚未成熟與法規未定之前,AI「創作」能否真正被視為藝術,仍是懸而未決的問題。
新聞來源: 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