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米高梅影業)
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向來有著諸多必備的標誌性元素,造型鮮明的反派角色便是其中一環,在大部分集數裡所登場的壞蛋,臉部常常都會有先天或後天的殘疾,如刀疤、灼傷等等,直到最新一集的《007: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雷米馬利克(Rami Malek)飾演的路西法薩芬,其外型都仍承襲著這樣的傳統。不過這悠久的傳統,如今已被有些人認為是不合時宜的作法。
致力於倡導殘疾族群人權的作家珍坎貝爾(Jen Campbell)日前在推特發文道:「每當要製作一部新的詹姆士龐德電影時,製片人都被要求重新思考對毀容的呈現。每一次,他們都說他們不在乎。但本週要上映的最新一集依舊不例外,這一次,面部毀容的反派還有兩個,我們真是有福氣。」
坎貝爾接著表示:「眾所周知,毀容 = 邪惡的比喻是有害的。這就是為什麼 Changing Faces 慈善機構要發起 #我不是你的反派 運動,這就是為什麼英國電影協會後來說他們不會資助任何採用視覺差異作為反派形象的電影。」
坎貝爾隨後又繼續發文補充:「跟那些才剛發現這種『毀容和殘疾 = 邪惡』比喻的人說一下,這情況不只限於龐德電影。想想看,犯罪片、恐怖片、漫畫、兒童讀物…… 這種元素無所不在。」患有神經纖維瘤病的演員兼主持人亞當皮爾森(Adam Pearson)也認為:「當電影裡出現的唯一一個有疤痕或毀容的角色,是作為惡棍的姿態亮相時,這其實就是在繼續使用老舊且過時的比喻。我的意思不是說要禁止壞人有疤痕、或是勸導人們別去電影院,我的意思是,現在是時候該表明清楚,其他類型的角色也能帶有明顯的視覺差異了。」
龐德系列電影的共同製片人麥可 G. 威爾森(Michael G. Wilson)曾在 2012 年受訪時解釋,某些反派角色的殘疾或毀容,是原著小說作者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設計角色的傳統,而反派的殘疾特徵,也往往和他們背後的人格造就息息相連。威爾森表示,有時這項傳統會被延續,但並非每次都會沿用,會視人設是否合適而定。
文:Joker
新聞來源: ITV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