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翻唱」越來越普遍卻無法可管? 究竟聲優界&法律專業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科技的日新月異,近來除了蔚為話題的「AI 繪圖」之外,更出現了「AI 翻唱」的趨勢,透過將聲音交給 AI 學習的方式,可以仿造出該聲線的作品,這也同樣造成聲音工作者的困擾。

現在其實在各種影音平台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東西,將特定的動漫聲優、甚至歌手、名人都可以有效模仿。針對這樣的現象,日本媒體 ITmedia 也特別詢問了聲優界以及法律專業人士,到底這樣的東西是否有法可防,業界都怎麼看待這樣的情況。

現在非常多 AI 套件可以透過聲音學習的方式模仿指定的聲音,利用這種方式產出各種作品,甚至可以變成另外的商品販售,變成有利可圖的情況。

包含《一騎當千》呂蒙子明聲優甲斐田裕子與《名偵探柯南》柯南聲優高山南都曾提過,聲音本身就是產品的配音員來說,未經授權的 AI 翻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但事務所諮詢法律專業人士時,因為在著作權法裡面並沒有規範像聲音的條文,所以也沒有辦法依照法律追究責任,簡單來說都是無能為力的。 

目前就日本法規上,即使未經本人許可的情況下被 AI 學習,並讓它「複製」他們沒有說過的話,這不但讓聲優感到擔憂,更擔心這些可能會被濫用於犯罪或色情內容。

專門從事智慧財產權法的日本律師田邉幸太郎表示:「在智慧財產權法領域,並沒有專門保護聲音本身的法律,所以沒有判例可以對照,只能由法官解釋或另外訂定專法或修改納入管理。」 ,目前能運用的只有名人所謂的「公開權」可以延伸管制,但現行法律能實踐的保障仍非常有限。

但是實際上,並非每位聲優都對 AI 學習抱持反感,像是《進擊的巨人》主角艾連的人氣聲優梶裕貴,就推行自己的「梶裕貴合成聲音企劃」,進一步衍生更多元的企劃。不少聲優抱持著「真人不可能輸給 AI 」的心態,認為粉絲觀眾是可以聽出來背後的用心,但的確認為還是有管制必要。 

然而,聲優們之間卻很難達成共識。有些配音演員認為 AI 聲音學習是一個明顯的問題,但也有一種氛圍指出 : 「這就像粉絲的二創作品,這是一個灰色地帶,所以我不想碰它。」,可以想像其實因為不好管理,直接選擇漠視。

當然 AI 也是有它運用的好處,像是資深聲優津久井教生因氣管切開手術而失聲,後來就透過 AI 把自己以前的聲音學起來,用語音表達自已。

當然有不少聲優事務所表示擔憂,如果聲音被拿去從事犯罪行為或造成該聲優的名譽受損,也沒法律依據可以追究。但目前法律上就是無法保障聲音工作者,對潛藏的風險或許要等到出事才願意正視,只能期待未來能讓聲音創作的權利能夠被重視。

新聞來源: ITmedia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