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雷霆特攻隊*》話題新星登場!哨兵創作者談角色起源與改編歷程:「本來是DC英雄角色的提案」

漫威電影宇宙第36部作品《雷霆特攻隊*》(Thunderbolts*)正式上映,外媒好評不斷,讓本片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作。而其中最令人驚喜的亮點,非新角色「哨兵」(Sentry)——羅伯特·「鮑勃」·雷諾茲(Robert "Bob" Reynolds)莫屬。該角色事由漫畫創作者保羅·詹金斯(Paul Jenkins)長達二十多年的構想與努力。

近日,詹金斯接受《ComicBook.com》專訪,首度透露哨兵一角的創作起點,其實源自他當年為 DC 漫畫開發的提案。

當時,他正在為《地獄神探》(Hellblazer)撰寫劇本,並尋求更多創作機會。他原本打算替 DC 的老牌英雄「時俠(Hourman)」構思一個關於成癮與心理掙扎的故事,藉由「服用藥丸獲得超能力」的設定,探討人性中的脆弱與代價。

▼時俠

「那是我早在推出前好幾年就寫好的劇本,」詹金斯回憶,「我當時不太熟漫畫設定,這反而成為優勢,讓我能以全新視角看待這些角色。」可惜這個提案未獲 DC 採納,詹金斯的編輯建議他乾脆創造一個新角色,於是「哨兵」便以近乎相同的架構誕生,並最終找到歸屬於漫威宇宙。

2000 年 9 月,《哨兵》第 1 期漫畫正式推出,與繪師 Jae Lee 合作呈現出一個光明與黑暗交織的角色。詹金斯指出,哨兵的特殊之處,在於他同時是拯救世界的「金色守護者」,也是殺戮與恐懼化身的「虛無」。這樣的對比不僅是一種敘事手法,也深刻反映心理疾病中常見的自我對抗與失衡。

「我們設定他救一個人,虛無就會殺一個人。這是一種永遠無法逃脫的詛咒,」詹金斯說。

哨兵本來只是個短篇故事中的角色,直到知名編劇布萊恩·邁克爾·本迪斯(Brian Michael Bendis)將他引入《新復仇者》(New Avengers),才讓他真正走入主流視野。本迪斯甚至在漫畫中加入「詹金斯本人」作為角色之一,使整體故事呈現出自省式的元敘事風格,更加深化哨兵「虛構與現實」交錯的主題。

如今,哨兵終於登上大銀幕,詹金斯也親自參與《雷霆特攻隊*》的劇本發展,擔任顧問角色。他與導演傑克·史崔爾(Jake Schreier)密切合作,希望讓這個角色不只是一位超級英雄,更能成為心理健康議題的象徵。

「我告訴傑克,哨兵對心理健康困擾者來說,意義就像黑豹對有色人種一樣深遠,」他說,「我收過太多粉絲來信,說他們在哨兵身上看到自己。他們在對抗憂鬱與焦慮,而哨兵讓他們覺得自己並不孤單。」

詹金斯特別強調,在當今情緒焦躁、精神壓力沉重的社會中,哨兵的存在可以成為某種支持與認同。他希望觀眾能看到這位角色的掙扎與人性,而不只是他的力量。

電影首映當天,導演史崔爾主動邀請詹金斯與主演路易斯・普爾曼(Lewis Pullman)一同討論角色的呈現,讓他深受感動。

「這顯示他們真的尊重我對哨兵的理解與創造。」他說。

新聞來源: ComicBook.com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