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特攻隊*》編劇曝「模仿大師」原有更多戲份、和「幽靈」成姊妹!「美國特工」本來是反派

(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內文涉及劇透,請慎讀)

漫威第五階段收尾作《雷霆特攻隊*》(Thunderbolts*)上映後,導演-傑克史萊爾(Jake Schreier)和編劇-艾瑞克皮爾森(Eric Pearson)也開始陸續分享他們原本對劇情的其它安排,例如史萊爾最近就談過,「模仿大師」原先在劇本裡是有倖存的,只是礙於諸多考量才改成在片頭就提前「退場」。

至於皮爾森,他日前則在《Polygon》《Screenrant》的最新專訪中透露模仿大師被賜死前的故事線,以及「美國特工」最初大相逕庭的角色定位。

(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皮爾森表示,模仿大師在他所寫的劇本裡其實有活到最後,是其他編劇接手後撰寫了新版本才被修改命運。皮爾森坦言,他是與初期試映的時候才得知這件事:「這是在我完成劇本之後決定的。當我坐下來觀看電影的初剪時,有個部份完全截然不同、讓我震驚不已,就是模仿大師的部份。其他部份的劇情,我都覺得:『對啊,這就是我寫的電影沒錯啊!』唯獨那個決定是例外... 」

皮爾森解釋,在他的版本裡,模仿大師不僅有倖存,還和「幽靈」培養出特別緊密的情誼,是一條重要的支線。幽靈和模仿大師都是在實驗室長大、長期被控制行動的人,但幽靈比模仿大師更早獲得自主權,因此她有點成了模仿大師的大姊,會從她的經驗教模仿大師如何「掙脫束縛,做回自己」。

(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皮爾森也指出,模仿大師的存在也具有其他角色的「自憐」傾向,因為她的身世是所有人之中最淒慘的,雖然其他角色的來歷都有其悲劇性,但模仿大師絕對名列第一,「沒人敢對她說:『我比妳還慘。」皮爾森說道。

皮爾森還提到,他本來有替模仿大師設計一個會反覆上演的失意笑話,模仿大師在全片過程中會一直忘記早就和「美國特工」結盟,所以不斷繼續嘗試要暗殺他。皮爾森描述:「從喜劇層面來說,她正被自己的失憶狀況困擾著。原本有個笑話是讓她不斷找美國特工開戰,忘記他們已經和好成為朋友。」

但皮爾森理解,模仿大師的戲份後來被大幅縮減,一方面是想體現這個故事的殘酷性、讓觀眾覺得任何角色都可能會死,一方面則可能是擔心模仿大師的故事線和「哨兵 / 鮑勃 / 虛無」的「失憶情形、由友變敵」的設定太相近,有過高的重複性,所以才被拿掉。
(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而說到哨兵,皮爾森也坦承,哨兵和虛無其實原本不是最終大反派,甚至並不存在於劇本裡,那時的他也沒特別預設想以此探討心理健康的主題:「我當時真的沒怎麼思考過主題,最初的劇本是約翰沃克在結尾變成一個暴走的反派。當初的構想是,瓦倫提娜的其一操弄手法,是她告訴沃克血清的藥效快失效了,所以她給他藥,讓超級士兵的能力維持下去。但實際上,他是個定時炸彈,像浩克那種炸彈。本來會有像『太陽要下山囉(黑寡婦安撫浩克的關鍵詞)』這樣的橋段,因為打從一開始,我就想說:『我要用一個擁抱來結束第三幕的大決戰。』」

(圖片來源:漫威影業)

皮爾森繼續說道:「那版本很有趣,但最終沒能奏效,而且調性感覺不對。我那時已對整個《早餐俱樂部》式的劇情有一定程度的鋪設,所以想說:『我想要一個他們無法靠拳腳打敗的反派,而且他們必須能在情感上產生連結。』」於是皮爾森最後聯想到,漫畫裡哨兵和虛無的關係是很好的對比,能和片中其他角色的處境形成一致呼應,所以就將最終反派改成哨兵和虛無。


文:Joker

新聞來源: Polygon Screenrant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