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interest)
昆汀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預告已久的第十部長片、同時也是他的最後一部長片執導作品,原本是打算要以「影評人」為主角,開拍一部命名為《影評人》(The Movie Critic)的電影,但去年四月時,該片卻臨陣喊停,令影迷十分訝異。而最近,塔倫提諾接受一齣以自己為主題的播客節目《The Church of Tarantino》的採訪時,則終於仔細解釋《影評人》不拍的原因。
塔倫提諾透露,《影評人》最初其實是被設想為一共八集的電視劇,而他也有拿著這八集的劇本四處向電視台提案,獲得的評價也不錯,但他後來又想:如果只是拍成一部長片會如何?於是基於「自我挑戰」心態,他開始嘗試將《影評人》改寫成長片,而他也覺得長片的效果會不錯,便轉念改拍成電影。
塔倫提諾亦認為,《影評人》的另一大挑戰是,要如何吸引觀眾對一部主角是影評人的電影產生興趣:「每一部掛著塔倫提諾名號的電影都背負著很高的期待,但唯獨《影評人》例外,誰會想去看一部故事是關於影評人的電影啊?」
(圖片來源:索尼影業)
但塔倫提諾指出,他之所以放棄不拍,不是因為挑戰失敗,而是他覺得《影評人》帶來的挑戰不像過去的作品那麼艱難,以往他每拍一部片,都得克服從未克服過的技術困難,例如《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他就得想出如何不靠 CG 特效去重建六零年代末的洛杉磯場景,而《影評人》設定的年代和《從前,有個好萊塢》相近,這讓塔倫提諾覺得欠缺挑戰性、已經是嘗試過的東西,所以便失去開拍的興致了。
此外,他也澄清,之前有謠言聲稱,布萊德彼特(Brad Pitt)在《從前,有個好萊塢》飾演的「克里夫布茲」會出現在《影評人》,是完全捏造的假消息,雖然是設定在相同的世界,但他沒有要讓小布串場的打算。
(圖片來源:Pinterest)
而說到克里夫布茲,將克里夫扶正為主角的《從前,有個好萊塢》續集《克里夫布茲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Cliff Booth)最近也已經開拍,塔倫提諾也有參與事前的排練和到片場探班。至於為何塔倫提諾選擇只擔任編劇、並轉交給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執導,他的原因和取消《影評人》的原因類似,同樣覺得像在「自我重複」,他認為他的最後一部片必須是「從未接觸過的領域」,因此儘管他很愛《克里夫布茲歷險記》的劇本,仍決定讓給別人。
(圖片來源:Pinterest)
至於為何願意交給芬奇接手,塔倫提諾則先是自誇他和芬奇是當今影壇最棒的導演,接著則表示,芬奇真的很投入想拍這劇本,他感受到芬奇對這劇本的重視,所以才放心交給他。
另外,雖然塔倫提諾過去曾批評 Netflix 出品的電影無法被觀眾記住、不具文化影響力,但他不排斥將這片交給 Netflix 發行,因為 Netflix 為此投資高達 2 億美元的製作費,是他參與過最高昂的電影,也是他第一次不必承擔院線的票房壓力,直上串流讓他的心情輕鬆許多。
文:J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