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堂 Artpla 初號機 屋島作戰 新世紀福音戰士 EVA 真嗣好長一管炮!

兄弟,看到那顆閃亮亮的鑽石了嗎?

把它打下來!


海洋堂福音戰士系列第四作,將《新劇場版:序》中,初號機於二子山的屋島作戰名場面組裝模型實體化。


外盒這次回歸到系列的正常大小,黑夜中的初號機採蹲姿造型,以NERV所開發的高功率陽電子炮,匯集來自全日本的電力,向透藍八面體第六使徒-雷天使Ramiel(雷米爾)展開射擊。


按照慣例,一樣是需要膠水組合的模型,先簡單假組起來,初號機本體零件不算多,但武器陽電子炮可就不少了。


長度超過30公分的超長巨炮,都超過拍攝的背紙了,做完之後到底要擺在哪裡啊?(真嗣傷腦筋)


說明書提供的配色指引,密密麻麻多到眼睛都要看花了,有點後悔當初為何要買這盒折磨自己......在右上角有提到會剩不少的水貼供自行發揮,所以做完後如果發現貼紙還剩一堆,就不要再浪費眼力去檢查到底有哪裡漏貼了(真痠~)


經過不知多少晝夜的打磨、噴塗與遮蓋地獄,有始有終,總算看見初號機跟陽電子炮屹立於大地之上,灑花~(真的好累)


室內空間不夠,搬來外面,用我那小小多山的家園當作背景吧。


這根阿姆斯特朗回旋加速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砲!真嗣有夠長!


相較Artpla系列前幾作較為生物化的詮釋,這次走一個貼近動畫造型的風格。


炮口前端特寫,不少小地方都是後來貼水貼,仔細對照說明書圖片時,才發現漏掉沒上到色,事後再進行補色。


支撐的液壓管每個色塊也都需要遮蓋。


左手下面附上的30周年紀念貼紙,就給它貼上去啦~


初號機的分件少,伴隨而來的是更多遮蓋作業,做模型並不是零件少的就輕鬆,不是這樣喔!


小臂標誌處的貼紙,說明書也沒有明確標示要貼在左手還是右手?正面還是反面?得自己看圖案盲猜,真有你的海洋堂。


此處有一個重點提醒:這邊砲架左後部的零件,建議是說明書的第38個步驟,即便在上色完進行組裝時,都先不要把第36和第37步驟的零件黏死,因為後續要將初號機與陽電子炮進行合體時,砲架零件需從手臂和大腿之間的空隙穿出,由於中間有塊膝蓋裝甲干涉,一旦砲架零件黏死,預留穿出的空間不夠,那就真的GG了(或是也可選擇左手臂先不與身體黏合)。


轉至後背,臍帶電纜為一體成形零件,如果能給鐵絲當然更好,畢竟好凹造型也不用再額外上色了。


底下一隻露出的腳底板只能乖乖補色,至於另一隻嘛......


對面的砲架右後部,雖然可以直接黏死沒有問題,不過無法貼平地面,實際對整支炮起不了多少支撐性。


橘黃色的尾筒,好在銀色條紋區塊提供水貼,省了點麻煩。


尾筒前端銜接圓錐形的粒子加速器,柵狀結構的放熱部再往前連接炮身。


這時才發現尾筒有個灰鐵色水平握把沒黏好噴掉了......旁邊許多像是紅色複眼的裝置,則為電光受信機。


雖然不是在二子山頂,但依偎著山景還是挺有臨場感的!


最後找個RG初號機來對比一下長度跟細節差異,順便做個結尾~


雖然這次海洋堂在尺寸與細節刻劃上取勝,不過製作工序真的太過繁雜,也沒有提供RG外掛的G型裝備,有餘力還是別自虐買RG就好,兄弟,你說是不是?


一發貫穿擊破使徒,最後再看一眼綾波零的微笑......


好了結束,進片尾曲吧!

It’s only love~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