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抱怨「咖哩裡面沒料」太失望 店家親曝真相掀熱議:「不是偷工減料,是為了食安!」

相信講到咖哩飯,這道料理可說是日常常見的佳餚,把濃郁的咖哩煮好後淋在麵或飯上,就可以飽餐一頓,在日本也是許多平價餐廳必備的餐點。

近日在日本 X上,一則關於「餐廳咖哩為什麼都沒料」的討論意外爆紅,引發超過眾多網友熱議。起因是有顧客抱怨餐廳:「咖哩裡完全沒有料,吃起來超像罐頭咖哩,好失望。」沒想到餐廳業者親自出面說明真相,到底為何「餐廳咖哩為什麼都沒料」。

發文的是日本福島縣矢吹町的老字號餐廳「朝日ドライブイン」社長,他在 X 上貼出顧客抱怨的訊息,表示:「你知道為什麼很多餐廳的咖哩裡都沒有什麼料嗎?其實這背後有很重要的原因喔~

他指出,餐廳提供的咖哩多半是長時間保溫或持續加熱的料理,若在裡面保留過多食材「固形料」,容易成為細菌溫床。

「通常餐廳是為了防止像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桿菌這類在溫熱環境下容易繁殖的細菌。在餐飲現場,安全永遠是第一順位,必須先排除食安風險,再來談美味。」

社長強調,把咖哩料煮到「融化、沒形狀」,其實是確保衛生安全的一種做法,並笑說:「如果是那種料一大堆、又放著保溫一整天的咖哩,反倒會讓人擔心。」

其他餐飲從業者與食品衛生相關人士也紛紛留言表示贊同。有網友指出:「餐飲業現場的殺菌條件很嚴格,料越多、菌的種類也越多,風險會成倍增加。」

也有人解釋:「罐頭或真空包咖哩可以放料,是因為會分裝後『急速冷卻』,餐廳沒辦法這樣做,不然成本會爆炸,價格也會漲。」因此像日本知名連鎖「CoCo壹番屋」,以「咖哩醬為主、料自己選」的方式,反而被認為是最安全又高效率的解法。

▼ 所以大多數的餐廳咖哩,上面的料與配菜通常都是另外配上的,並非跟著咖哩一起煮。

許多網友看完後驚呼連連:「我以為是偷懶不放料,原來是為了食安!」、「難怪蔬菜咖哩都是炸好再放上去,現在懂了!」、「像自家煮的咖哩,就常常放好幾天加熱來吃...,看來還得小心。」

但也有部分意見認為,雖然理解原因,但消費者的感受也不能忽略。顧客覺得沒料而失望也很正常,如果菜單上寫明「長時間熬煮的手工咖哩」,就更容易被理解。

店家老闆也表示:「並不是『沒料』才是正確答案,只是一般餐廳要兼顧安全和效率,這樣做是最穩妥的方式。」,或許各位下次到日本或台灣的咖哩餐廳用餐,如果看到「沒料咖哩」並不是偷工減料,而是確保食安的選擇。

新聞來源: togetter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