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日本X上,一則關於日本漫畫業界過去的規矩被一位漫畫編輯揭露,引起許多網友討論。
漫畫編輯石井徹(@tonyishiieditor)發文表示,點出部分出版社只接受「25歲以上」的新人投稿制度,卻因一句「年紀輕輕出道成功的漫畫家幾乎沒有」引發熱議。

石井徹在貼文中指出,當初編輯部認為人必須到25歲左右,自我與情感才會成熟,才能理解他人的心情與社會現實。他們的理由是「幾乎沒聽過10代出道就成功的漫畫家。以我所知,能算例外的可能只有小林誠。」他強調:「25歲以前自我還沒完整,作品很難深入他人內心。」

同時,石井也透露當年《週刊少年Magazine》曾有一位漫畫家在投稿時謊報年齡,聲稱自己26歲,其實已經36歲,最後卻成功連載。「這證明年齡根本不是問題,只要有感性與想像力就能成功。限制投稿年齡的做法太愚蠢。」

當這個編輯部過去有的規矩被揭露後,引發漫畫迷與網友的強烈反彈,認為年齡跟創作根本就沒有直接關係,太多漫畫家都是年紀輕輕就出道展現超強實力。
有網友就列出多位「天才」漫畫家,反駁年齡成熟說法:「《水色時代》藪內優(13歲)、《薔薇色的明天》育江綾(14歲)、石之森章太郎(16歲)、小畑健(17歲)、矢澤愛(18歲)、一條由香里(18歲)……這麼多人都在20歲前就出道並成功,根本不能說是例外。」

其他網友也接力舉例:手塚治虫(17歲出道)、松本零士(15歲出道)、高橋留美子(21歲)、尾田榮一郎(24歲)、荒木飛呂彥(20歲)等人,幾乎全是25歲以前就展露頭角的代表,到底怎麼會有年齡來約束漫畫家創作的概念。


也有網友指出:「少女漫畫界反而流行早熟,十幾歲就拿獎、連載是常態。25歲再出道,基本上就太晚了。」

漫畫家宮尾岳也在X上回應:「到了25歲也不代表人人都懂事,30、40歲還像小孩的人多的是。反過來,有些人十幾歲就能建立完整世界觀。用年齡來判斷創作潛力太粗糙了。」

根據網友補充,從昭和到平成初期的少女漫畫業界,一直流傳「25歲還沒出道就太晚」的說法。不少經典創作者如里中滿智子、美內鈴惠、竹宮惠子、池田理代子等人,幾乎都在十幾歲就投稿或獲獎。「因為當時的主流題材是校園漫畫,作者自己還是學生,反而能寫出最貼近現實的校園氛圍。」

這場「25歲理論」的爭論,當然發文的石井徹過去曾待過講談社體系,或許就是以前講談社的內規。不過幾乎許多漫畫家都在年輕甚至少年時期就嶄露頭角,漫畫家的關鍵不在年齡,而在觀察力與想像力。
從十幾歲出道的天才,到晚熟成名的漫畫家,不同的成長背景造就不同的創作深度。相信現在應該也不會有出版社用這種方式來限縮漫畫家創作,但過去真的有這種方式來做為限制,就真的眼界太窄了...。
新聞來源: togetter
神戶忍者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