諫山創老師人氣作品《進擊的巨人》至今人氣始終屹立不搖,即使漫畫與動畫都邁入完結仍有不少合作與周邊商品持續推出。
不過在近日在東京池袋舉辦的「國際MANGA會議」(IMART2025)上,講談社兩名掌管IP的主管——角田真敏、伊藤洋平,以及 Good Smile Company(GSC)社長・岩佐嚴太郎一起上台,分享自家在國內外推動授權、商品與全球展開的實務經驗,其中也提到當年《進擊的巨人》動畫化的社內思維。

最引發議論的,是講談社伊藤洋平在座談中突然透露:「《進擊的巨人》動畫企劃,當初是以『預估會賠錢』的計算案送出的。」,從現今來看《進擊的巨人》的動畫,絕對是世界級的影響力,尤其歐美粉絲眾多,至今仍是相當強勢的IP。
理由是:
當時類似風格的作品很少
題材相對沉重
商品化不易,預估營收悲觀
但伊藤洋平表示,即使預估虧損,當時團隊都對動畫製作的品質很有自信,公司最終也支持他們,促成後來的成功,但實際上,當時講談社裡面沒人料到後來會變成現今的盛況。

同社的角田真敏也補充:「像《阿基拉 AKIRA》當年也是先虧,但靠長期累積才回本。這類作品其實不少。」,原本預期《進擊的巨人》也是如此,畢竟當時對這部作品的想像比較僵化,認為這類作品難以拓展粉絲,沒想到動畫推出後相當強勢,也開啟了我們對作品IP的想像,授權的範疇跟全球化的視野也讓講談社更加強大。
▼ 當時官方其實對像跟這類的合作,認為《進擊的巨人》無法拓展,但現在卻是合作頻頻,粉絲的回應也相當熱烈。

從此看來,也能看出《進擊的巨人》對講談社影響甚大,不只是作品本身動畫後爆紅,甚至讓對於IP授權以及作品的世界影響力拓展了更宏大的視野。
但真要說「預估會賠錢」,或許當時的時空背景有他的理由吧 XD。

新聞來源: real sound
神戶忍者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