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專欄】《動物方城市2》:清楚前作優點、並持續加料和精進,迪士尼近年少數殘存的清流曙光

(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內文涉及劇透,請慎讀)

以擬人化的動物為主角的動畫作品不計其數,這是動畫界主流中的主流,但《動物方城市》硬是開闢了一條新道路,使自己在一大片成千上萬的動物卡通中特別鶴立醒目。我們看過無數次動物被套進人類的個性,活在鏡像折射人類文明的架空世界,做人會做的事,過人會過的日子,基本上只是將人套上動物的皮囊上演大同小異的情節。我們偶爾會看到,這類作品會適時引入某些物種原有的生態系統,但這種「適時」往往非常「適量」,鮮少被深入發揮。

《動物方城市》依然是讓動物做人會做的事,但造就它獨樹一格的,是真正意義上「從動物的習性本位為出發點」去做人會做的事。這些動物仍有其「人」性,但不再只停留於肢體和表情層面的擬人,而是從根本上去思考:假設動物也文明化,他們與我們會有哪些相同與相異?這些相同與相異,還不單單只作為填補背景設定的細節之用,更是深深牽動著全片故事主軸的開展,是整部電影要帶領觀眾去探索的目標。

(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這是首集最寶貴特色,而《動物方城市 2》完全沒忘記這點。上次分化肉食動物與草食動物的對立,這回焦點轉向援引爬蟲類的文化形象,串起一樁橫跨數代的歷史汙名。無論東西方,蛇、蜥蜴在神話和流行文化(包含外星造物陰謀論)中的形象多半不太正面,甚至容易與殘暴、狡猾、邪惡、貪婪等字眼連結一塊,《動物方城市 2》便以此為切角,上演《國家寶藏》般平反家族聲譽的尋根記。

《動物方城市 2》是一部清楚前作優點有哪些、並持續精進發揚的續集,觀眾喜歡意外成為亮點的快俠,那就讓快俠回來客串;觀眾喜歡揭發檯面下陰謀的黑色偵探片情節,那就繼續以這公式為基底;觀眾喜歡動物相關的諧音和雙關笑話,那續集就塞得更滿;觀眾喜歡根據動物特性而設計的各種生活細節,那就想辦法給更多,如:爬蟲類坐的椅子不會是真的椅子,而是樹枝;蛇類小孩在家中的身高成長紀錄不會是垂直的,是平躺的;這些細節常以笑點的形式出現,但它的功效又不單是搞笑,還默默在增加這虛構世界的可信度。(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動物方城市 2》幾乎一切都很完美,但個人還是偏愛第一集多些,而很大原因是尼克和茱蒂的故事線,延展方式沒讓我很喜歡。並非編劇寫得多不好,這比較像警探拍檔喜劇的先天詛咒。這類題材最好看的部份,是兩位個性南轅北轍的搭檔之間的衝突與磨合,一旦磨合完,戲劇張力就會減弱、趨於平淡。而尼克和茱蒂在上一集就大致磨合完畢,已度過性格最衝突的階段,所以對我來說,作為主角的他們,反而是第二集最不有趣的部份了。

當然,編導仍不忘設置新的關卡給尼克和茱蒂去克服,但那道關卡的力道,再怎麼樣都不會有第一集那等級的強度,註定比較弱。於是他們倆在第二集面臨的失和,就變成像在走拍檔電影的制式流程,給我一種「交作業」般的呆板感受。如果結局最後,迪士尼影業真的有種把他們正式撮合成情侶檔,那我可能會覺得至少是有點新意的突破(且戲外的觀眾也早就敲碗已久),但正如《腦筋急轉彎2》仍然不敢讓「色色情緒」出場,迪士尼也依舊沒種實現跨物種戀情(唉,《史瑞克》走得太前面了嗎),明明片尾的「告白」戲已經滾燙到那個「沸點」,彷彿就快說出口了,但終究在關鍵一刻大龜縮,我幾乎可以聽到全場觀眾在內心同步巴掌拍額。(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要說好萊塢近年堪稱資優等級的拍檔電影續集,《龍虎少年隊 2:童顏巨捕》絕對榜上有名,查寧塔圖和喬納希爾的關係變化,在片中就發展得很自然,也足夠劇烈,完全克服張力會輸給前作的常見毛病。塔圖和希爾是直接在任務中一度意識到,彼此可能有不同的志向和職涯選擇,並導致友誼產生裂痕、且實質上拆夥了好一陣子,但經過一番沉澱後,他們才發現,對方才是和自己最契合的歸屬,於是重修舊好。

裂痕夠深,縫合時才顯得圓滿,塔圖和希爾的故事線起伏夠大,所以看到他們圓回來的時候很滿足。相比之下,尼克和茱蒂的危機感就偏小,雖然最後互救的過程驚險又煽情,但由於前面建立的危機感不怎麼大,所以我在情感層面上沒怎麼得到實質的 pay off。這就是為什麼我會覺得,《動物方城市 2》除了主角以外、其它部份都很優秀。整體的製作水準絕無下滑,我相信鐵粉還是能看得盡興,只是對我而言會覺得,本該是最重要的那根支柱,反而是最不穩固的,而那種不穩固,會讓我很難全然踏實地喜歡第二集。


文:Joker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