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DC comic
「毒藤女」潘蜜拉艾斯利(Pamela Isley)可以說是美漫世界中LGBTQA+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在由編劇蔻帝凱普林格(Kody Keplinger)、藝術家 Sara Kipin和上色師 Jeremy Lawson所創作,即將於 6 月初發售的全新 YA 圖像小說《毒藤女:荊棘》(Poison Ivy: Thorns),延續該系列先前《我不是星火》(I Am Not Starfire)的風格,這次的故事同樣也是偏黑暗哥德式的風格,畫風也相當特別。
故事主角潘蜜拉是個有著祕密的高中女孩,與父親一起住在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大房子裡。但是,年輕又聰明的愛麗絲吳(Alice Oh)進入到她的生命中,徹底改變了她的生活以及命運。
圖/DC comic
蔻帝凱普林格在訪談中表示,《毒藤女:荊棘》是她向 DC 堅持來的,因為潘蜜拉是她非常想嘗試創作的角色。「我當時說:『聽著,我是同性戀,我是個素食主義者,別告訴我我不能寫一個毒藤女的故事!』」
雖然最終故事與她當初設想有些出入,但其中類似 B級電影的感覺也讓 DC 印象深刻。蔻帝凱普林格表示自己參考了許多哥德式文學當作靈感,特別像是英國作家莎拉華特絲(Sarah Waters)的《荊棘之城》(Fingersmith)。「我很幸運的與 Sara Kipin 合作,她的藝術真的抓到了這種氛圍,讓植物有些毛骨悚然。市面上很難找到 LGBTQA+ 的恐怖故事,特別是主流媒體中,所以我希望這本書有機會與更多人產生共鳴。」
Sara Kipin 也對於這次合作以及為毒藤女塑造一個新故事感到不可思議。「在讀劇本的時候,我可以完全對潘蜜拉感同身受。」
而這個項目也希望可以帶出更深層的毒藤女,蔻帝說到她認為在這個社會中,強勢的一方容易對弱勢那方的身體自主產生各種有意無意的所有權宣示,無論其中是蘊含著性意味,又或是父母掌控子女。「我想處理這個議題,並以一種可以帶來趣味的方式與讀者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圖/DC comic
新聞來源: Nerd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