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遊戲的原因是「兒時受傷的反彈」?!哀傷話題「想治癒童年那個永遠不會好的自己」

在這裡的讀者們,人生中應該都有自己熱愛的事物吧?也許是玩具、也許是遊戲、漫畫、動畫⋯⋯無論選擇了怎樣的興趣,在這條路上貫徹自己的喜愛都是很浪漫的事情。

不過,最近X上有一位網友分享的觀察引發了大批共鳴,吸引了超過27萬讚。而X主所說的,正是他認為興趣或許是某種「兒時受傷的反彈」。

X主的貼文表示:

我非常感同身受。在禁止打電動的家裡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會不斷地打電動,在禁止吃零食的家裡長大的孩子,長大後也有可能會變成一天三餐都要吃零食的模樣。
我總覺得,那是因為『想要透過自己的雙手,讓自己心裡那個不斷哭泣的小孩能夠停止哭泣』。
但是,那個小孩的淚水是一生都不會停止的。

這樣的說法或許只是一種個人觀察,但卻說中很多人的內心。不少網友都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想法。

「我覺得是因為壓抑所以產生了慾望,而又對達成慾望的快感上癮的關係」、「人一輩子都會追尋自己十幾歲時求之而不可得的東西啊」、「真的就是這樣⋯⋯」、「我超懂的啊,從小大人一直說家裡很窮很窮,物欲跟消費欲長到了一個長大後完全存不到錢的程度⋯⋯」

但當然,也有網友持反面意見。

「這都是藉口吧,我從來沒有買電動給我家小孩,但有用運動和其他興趣讓他感到滿足,他長大也根本沒有沉迷電動啊?」、「雖然常常有人這麼說,但我小時候家人沒有買電動給我、也不讓我吃零食,但我現在還是對這兩樣沒興趣啊⋯⋯」


實際上,人們究竟是怎樣長成現在的模樣,畢竟是個成因很複雜、無法百分百預測的事情。也或許,關鍵不是「有沒有得到某個具體的東西」,而是「有沒有得到自己當時最渴望的東西」吧?

但「想要治癒自己的童年」,確實是一旦經歷過就會非常有共鳴的事情。既然當年自己的願望沒有被好好對待,現在由已經長大的自己來照顧自己,又何錯之有呢?

新聞來源: esuteru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