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俠》票房為何慘到賠錢?導演感嘆:女性觀眾不捧場,沒人關心閃電俠這角色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隸屬 DC 舊宇宙的《閃電俠》(The Flash)電影,兩年前在暑假檔慘淪票房毒藥,耗資超過兩億美金製作,最終票房也只有 2.7 億美金左右,再扣除宣傳成本和戲院拆帳,等於血本無歸。外界普遍認為,《閃電俠》潰敗的原因是在男主角伊薩米勒(Ezra Miller)官司不斷纏身的醜聞、粉絲對於 DC 宇宙準備改朝換代的反彈,但導演安迪馬希提(Andy Muschietti)有不同看法。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馬希提這陣子接受《 Radio TU》採訪時,分析了他認為《閃電俠》票房不佳的因素,而他首先當然承認了米勒的公關災難:「你懂的,《閃電俠》的失敗是心理健康狀況造成的結果。事情就是這樣。就讓我們姑且這麼說吧。他(米勒)正在處理心理健康的問題,而當你拍電影時,有些事是你無法控制的。其一就是演員面臨公關危機。你也知道,他碰上麻煩,在夏威夷被捕。我和他的合作經驗很愉快,他是很棒的演員,很棒的喜劇演員。我對他很驚艷。但到頭來,我最後就是捲入了這些紛擾。」

接著馬希提則說:「姑且先撇除其它原因,這本身就不是會吸引四象限觀眾的電影,它就是敗在這點。當你花費兩億美元拍一部電影,華納兄弟會連你阿嬤都想拐進場,但我在一場私下的對話中發現,有很多人其實根本不在乎閃電俠這個角色,特別是其中兩個象限的女性觀眾,這些都徹底違背了我的認知。」

(圖片來源:Pinterest)    

馬希提指的「四象限」是好萊塢業界對作品受眾的劃分,這四個象限分別是:25 歲以上的男性、25 歲以下的男性、25 歲以上的女性、25 歲以下的女性。馬希提提到的「其中兩個象限的女性觀眾」,意思就是指所有女性觀眾都對閃電俠沒興趣。但單就口碑來說,《閃電俠》其實並不算差,不少媒體和觀眾看完後都覺得,此片整體而言是有一定水準的。

在同一集《 Radio TU》採訪中,馬希提也談到他對《牠》(It)前傳影集《牠:歡迎蒞臨德利鎮》(It:Welcome to Derry)未來的「多季」規劃


文:Joker

新聞來源: Radio TU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