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碧(Ubisoft)關閉旗下賽車遊戲《飆酷車神》(The Crew)伺服器,引發兩名玩家不滿並提起訴訟,要求賠償並釐清數位遊戲所有權爭議。但育碧卻在法庭上明確表態:「玩家購買的不是遊戲本身,而是一份『有期限的存取授權』」,這番言論再度掀起遊戲產權與消費者權益的爭論。
這起風波起於 2014 年推出的《飆酷車神》,在 2024 年 3 月底正式關閉伺服器,導致無論是數位版還是實體版,玩家皆無法再進入遊戲,遊戲內容徹底無法存取。儘管續作《飆酷車神2:動力世界》(The Crew 2)與《飆酷車神™:動力慶典》(The Crew Motorfest)皆提供離線模式,但原作並未提供類似方案。
提告玩家指出,他們所購買的遊戲啟用碼標示有效至 2099 年,合理期待遊戲應可長期遊玩。他們控訴育碧違反加州「虛假廣告法」、「不公平競爭法」與「消費者法律救濟法」,並提出詐欺與違約等指控。他們更以一張「彈珠台」比喻說明情境,形容這是一種被剝奪使用權的感受。
然而,育碧在訴訟回應中強調,玩家從來沒有擁有對遊戲的完整所有權,購買時就已在包裝上以全大寫文字標示:「育碧可在提前 30 天通知後,關閉部分線上功能」,玩家所取得的僅為使用授權。
這起案件凸顯了現代數位遊戲市場中,遊戲「擁有權」與「使用權」之間的模糊界線。育碧已提出撤案動議,但若未被接受,案件將進入陪審團審判階段。
目前包括 Steam 在內的數位平台,已在遊戲頁面上新增說明,告知用戶所購買的是「授權」而非「所有權」。這項變動源於加州新法規的推動,要求數位商店在銷售內容時,需明確告知其實質法律性質。
然而,即便有了事前告知機制,當玩家多年後打開遊戲卻發現已無法遊玩,這樣的「授權」是否合理,恐怕仍將是玩家與業者之間難以避免的爭議焦點。
新聞來源: 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