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太平洋》第二集為何大翻車?導演無奈吐背後真相:劇本被迫砍掉重寫,沒準備好就趕著開拍

(圖片來源:環球影業)

《環太平洋2:起義時刻》(Pacific Rim:Uprising)可以說是近代最惡名昭彰的續集電影之一,這不只是因為首集深受觀眾喜愛的導演和男主角無緣回歸,而是換手接棒之後,成品水準更是急遽下滑,處處都讓人覺得草率行事。而這樣的品管,也導致續集口碑暴跌,票房縮水,阻礙了第三集的催生。

如今事隔七年多,當初接手執導《起義時刻》的史蒂芬 S. 狄奈特(Steven S. DeKnight)最近被網友問起幕後到底發生什麼情形時,他也毫不避諱地解釋了電影失敗的原因。

日前有網友在 X 詢問狄奈特,為何當初會想接拍《起義時刻》?後來又是什麼原因讓電影脫軌的?而狄奈特則在他的回覆中寫道:「我是被 offer 這份工作的,要拒絕一部成本有 1.5 億美元的電影是很難的!但自從我們失去查理漢納,一切就開始出錯了(他人很好,但他投注很多熱情的電影《惡魔島》重拍版先取得了進展,而且拍攝的時間跟我們一樣)。」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狄奈特接著解釋:「於是我們不得不放棄大部份已經完成的劇本內容,而這些內容是以第一集的要角 — 萊利和赫克 — 成為機甲獵人的操作夥伴為主軸。但在開拍前,我們沒有足夠時間將新劇本打磨好,並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些都是和好萊塢一樣古老的老故事了啦!但我仍然非常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學到很多東西,我也希望將學到的經驗應用在我的下一部電影。」

《起義時刻》不僅負評如潮,票房更僅進帳 2.9 億美元,相較首集的破 4 億美元成績,是明顯的縮減。但這並無阻止《環太平洋》繼續擴充故事版圖,後來該系列仍推出了 Netflix 動畫影集《環太平洋:黑色禁區》(Pacific Rim:The Black),現在亦有一部 Amazon 真人前傳影集正籌備中


文:Joker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