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書店倒閉數今年居然驟減!「不靠賣書」的新商業模式竟讓業績回溫拓展新市場?

不只是台灣,連在日本都有不少傳統書店倒閉的趨勢,或許對於現在電子書日益盛行,不少人選擇了紙本外的閱讀方式,讓傳統書店的兢爭力越來越不如以往。

不過近日日本知名的商業調查機構「帝國資料銀行」( 帝国データバンク ) 在公布了今年 1 月到 5 月期間的書店倒閉動向。根據調查,今年倒閉的書店數量明顯驟減,創下歷年來最低的節奏,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過去受到「年輕人不愛看書」的閱讀習慣改變,加上網路書店崛起、電子書普及等影響,實體書店的經營環境越來越艱困。然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書店業界居然這今年度正出現回穩跡象。根據數據,今年前五個月日本全國僅有「一間」書店倒閉,相較去年同期的 11 間,可說是大幅減少。

▼ 2025 年 1 月到 5 月的書店倒閉數長條圖

( 圖片來源 / 帝國資料銀行 )

雖然如此,2024 年度的書店財務數據顯示,仍有 34.4% 的書店處於虧損狀態將虧損和業績下滑加總起來,總共高達 58.3%,接近六成。疫情期間像是《鬼滅之刃》這類強檔作品所帶來的特需也逐漸難以期待,在以雜誌與漫畫為主力商品的現況下,書店的經營依舊吃緊。

▼ 2024 年書店的財務損益圓餅圖

( 圖片來源 / 帝國資料銀行 )

但其實有不少書店轉型成功。除了關閉賠錢的門市、精簡人力之外,有越來越多書店開始試圖擺脫只靠賣書的模式,走向「不只是書店」的新方向。

像是強化文具與雜貨的品項,尤其是近來非常熱賣的動漫或偶像的「推活小物」,把原本只是放幾支筆的小角落擴大成大型專區,甚至直接開起了文創雜貨店或和大型品牌聯名合作。還有一些書店內設有座位還開咖啡廳,讓客人可以邊喝咖啡邊看書,變成適合久坐的「休憩型空間」,都是現在日本書店尋求轉型的模式。

( 圖片來源 / @mangatentyou )

另外也有書店利用自己對書籍的專業知識,和補習班等教育機構合作,針對學生推出特別的書單銷售服務,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內容。這類「結合附加價值」的經營策略,也讓一些書店成功擺脫虧損、重拾成長。實際上,2024 年度營收有成長的書店比例來到 39.9%,是近十年來的第二高

其實在台灣也可以看到書店已經越來越稀少,許多咬牙苦撐下去。如果能把握轉型的契機,或許也讓這些書店繼續生存在社會之中了。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