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企劃擴大補助動畫與電影製作加速進軍海外 民眾不買單 : 過度介入沒好事

近年來日本動畫發展持續蓬勃,也不斷往海內外擴張,展現出十足的軟實力,在疫情期間的助力下,國際市場日趨可觀。

為了讓日本的動畫、電影等自家內容更快推向國際市場,政府決定加大對製作經費的支援。這項方針在 17 日曝光,目標是在 2033 年之前,把日本自家內容的海外銷售額拉到現在的三倍,也就是 20 兆日圓

為了讓製作公司有更穩定的創作環境,政府將推動更多資源投入,鼓勵業者積極打入海外市場。目前,日本經濟產業省對於製作費超過 3 億日圓的大型影視作品,提供最高 2 億日圓的補助。未來計畫考慮再拉高補助上限。政府預計近期召開相關部會會議,敲定方針後,會把這筆經費編入本年度的追加預算中。

同時也包含人才培育、國際合製、以及加強海外版權保護等措施。整體會被納入向海外推銷國際公認的日本文化軟實力的「酷日本」(クールジャパン;Cool Japan)戰略的一環。

當然這也是因應國際趨勢,其他國家早就積極推動官民合作。像韓國在 2023 年就編列了大約 762 億日圓的預算,用來支援內容產業的海外發展;美國的加州因為有好萊塢,更是砸下大筆補助金,還加上稅務優惠,力挺影視產業。

相較之下,日本目前的相關預算只有約 252 億日圓,被批評沒有真正落實到國內的製作公司手上,導致很多業者對於進軍海外仍舊顧慮重重,不敢放手一搏。

不過新聞釋出後,在 X 平台上,日本網友們的反應很兩極:有人肯定這樣做能改善創作者待遇、提升內容實力;也有人擔心過去政策常常失敗、資金被中間層層剝削,甚至擔憂政府過度介入會帶來風險,對於內容會有所管制。

也有網友根據動畫製作的現況窘境指出,這些補助金給了動畫製作公司,也不知是否能改善現在動畫工作者普遍勞動環境的惡劣,甚至那些基層工作者根本拿不到增加的報酬。

目前雖說確認日本政府要投入對動畫、影視產業的補助,但對於日本民眾來說,經濟現況並不理想,加上對於政府的信任度也不高,也難怪這樣的政策會引起反彈聲浪。當然到底實際實施後會有怎麼樣的成果,可能還得等待後續效益。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