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鋸人 蕾潔篇》導演吉原達矢談製作心得&角色塑造 忠於原作、放大魅力呈現電影場面

由藤本樹創作的漫畫《鏈鋸人》的首部劇場版動畫『鏈鋸人 蕾潔篇』在上週五 9 月 19 日日本上映,公開後口碑也相當不錯,也讓這部劇場版成為話題。

這次劇場版由曾在電視版擔任動作導演的吉原達矢出任總導演,而曾以總演出的身分參與電視版的中園真登則擔任副導演。近日也接受日本媒體 MANTANWEB 訪問,探討這段在原作中人氣超高的「蕾潔篇」,究竟是怎麼被動畫化的?

把「蕾潔篇」的美感、純粹完整呈現成為影像

Q : 得知要參加「蕾潔篇」製作時,最直接的感想是?

吉原導演:當時其實猶豫很久,不過也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更重要的是我很想回應粉絲的期待,所以決定拼盡全力去完成。

中園副導演:電視版以來,不同崗位但一直並肩合作的吉原先生,要以導演身分打造《鏈鋸人》的時候,我很想在他身邊支援。另外,我也帶著「把電視版累積下來的經驗全力發揮」的心情,希望能畫出更有魅力的《鏈鋸人》。

Q : 「蕾潔篇」故事裡,讓你覺得特別有吸引力的地方?

吉原導演:蕾潔是整個故事的主軸,而在這條主線上,不同角色的劇情互相糾纏,交織出非常漂亮的故事結構。從起承轉合到情感流動,都非常完整。這是原作裡相當受歡迎的篇章,所以我們也希望能在動畫中同樣表現出來。

整部作品裡,我希望能把蕾潔與淀治之間的互動,拍得讓人覺得「珍貴」,同時觀眾也能看得開心。劇情上會帶出比較抒情、細膩的氛圍。但對比之下,動作場面就會火力全開,充分展現 MAPPA 作畫團隊的實力,讓觀眾能看到爽度十足的效果。

忠於原作,但更活潑的表現

Q : 在動畫化「蕾潔篇」時,最核心的重點是?

吉原導演:我們和角色設計杉山和隆先生為中心的作畫、演出團隊討論時,首先是回到原點,去研究原作分鏡和畫面表現。角色設計和作畫方面,我們盡量把原作畫風搬到動畫裡來。最大的改變大概是像真紀真、帕瓦的髮色,以及角色眼睛裡的高光都拿掉了,藉此更接近原作氛圍。

Q : 忠於原作的同時,有覺得困難或有成就感的地方嗎?

吉原導演:對我來說,《鏈鋸人》角色雖然都有很特殊的一面,但同時每個人也都有「可愛」的點。我希望能把這份可愛展現出來,再透過動作場景或嚴肅場景拉出反差,讓故事更有起伏,也更有趣。

中園副導演:我認為《鏈鋸人》漫畫的特色在於畫格之間的「留白」感,以及藤本樹老師特別的台詞節奏,這些都讓故事更有張力。所以我們特別在意怎麼在影像裡重現那種空氣感。漫畫讀者可以自由掌握閱讀節奏,但動畫裡聲音和時間是固定的,怎麼樣把原作氛圍和魅力傳達給觀眾,這件事雖然難,但也很有挑戰性。

Q : 製作過程中,團隊特別反覆確認的地方是?

吉原導演:我們希望「蕾潔篇」能展現更廣的表現幅度,所以經常和演出、作畫團隊確認「可以做到哪個程度?」例如,有些手法用不好會顯得廉價,或是把表情畫得更誇張的變形處理,如果能有效果,那我們就採用。另外,像透視或打光,也不一定要過度嚴謹,而是要讓觀眾能「放鬆」地享受畫面。當然這不是隨便,而是為了營造更輕鬆好看的氛圍。

中園副導演:我覺得大家能夠充分交換意見,彼此傾聽,這點很重要,也讓作品更有完整性。

聲優的力量—上田麗奈塑造出的蕾潔

Q : 目前已經有 PV 等畫面公開了,有沒有覺得手感不錯的地方?

吉原導演:有些新的嘗試,直到看到完成畫面時才感受到「真的有用」,甚至還有一些分鏡內容因為完成畫面太好,而臨時有所調整。

中園副導演:隨著畫面逐漸完成,作畫監督、演出陣提出的想法,和吉原導演想像的效果融合起來,真的出現了「哇,這會是很厲害的作品」的感覺。編輯和音響的過程中,我也能明顯感受到作品的節奏和台詞韻味,非常貼近原作。

Q : 「蕾潔篇」裡,淀治、蕾潔、真紀真的對話戲也是一大亮點,錄音現場如何?

吉原導演:對淀治的配音(戶谷菊之介),我們透過音響導演名倉靖轉達:「希望你把腦袋放空一點」,特別是在變身成鏈鋸人的時候,更希望有那種「腦袋完全空白」的感覺來突顯角色的純真。

Q : 也就是要呈現一種更純粹的感覺?

吉原導演:沒錯,這次 PV 裡也用了淀治的台詞,本篇錄音完成後,我覺得效果非常好,很有趣。至於楠木燈飾演的真紀真,因為角色本身沒有固定性,在和電次約會的場景裡,即便不用特別表現情緒,也能感受到真紀真不同以往的一面。蕾潔的部分,從初次見面到泳池場景,我們的指示是「希望她帶點明亮感」,上田麗奈馬上就能轉換,完美演繹出我們要的感覺。

中園副導演:蕾潔這個角色本身真的很難,但上田麗奈在過程中已經構築出屬於她自己的蕾潔。雖然中間在我們的指導和她的表演之間有過反覆調整,但最後呈現出的蕾潔形象真的非常迷人,甚至超出我們的想像。能由上田麗奈來演繹蕾潔,真的太好了。

帥氣不只是一切——颱風惡魔、爆炸場景的堅持

Q : 「蕾潔篇」有颱風惡魔跟炸彈惡魔登場,戰鬥場面也是一大亮點。你們在動作場面上特別講究的地方是?

吉原導演:動畫最大的優勢就是「聲音、動態、色彩」,所以我覺得在「如何表現動作」跟「如何運用時間來營造戲劇感」這兩點上,最能把原作再推進一層。所以特別請動作導演重次創太,把原作的表現再「升兩三檔」。這次還用了「寬銀幕比例(2.35:1)」的畫幅,把廣闊的視野完整發揮出來,讓動作場面更有規模感跟縱深。再加上爆炸、颱風這種大場景特效,本來就很適合在戲院享受,所以我覺得跟「劇場環境」非常契合。

炸彈爆炸——光影與色彩的細膩表現

Q : 炸彈爆炸的場景,是怎麼設計的呢?

吉原導演:這一篇很多戰鬥都發生在晚上,爆炸綻放的光線在黑暗中特別漂亮。我們在爆炸的色彩上很講究。常見的爆炸色系是橘色、黃色,但我們特別挑出其中「最漂亮的色階」,讓畫面更吸睛。而且會依照場景更換爆炸的色調,避免觀眾覺得「都是一樣的爆炸」而顯得單調。

中園副導演:動作導演重次的分鏡裡有許多有趣的點子,尤其是漫畫裡沒畫出來的炸彈惡魔動作,透過動畫補充後,就算是原作粉絲也會覺得新鮮,還能感受到電影才有的壯闊感。

蕾潔 × 真紀真 —— 角色對比用「色」展現

Q : 蕾潔在本篇裡是非常有魅力的角色,你們在刻畫她時特別注意了什麼?

吉原導演:雖然蕾潔在故事後段會出現巨大轉折,但在那之前,我們希望她看起來就是單純跟淀治互動的少女,把「純真、可愛」這一面完整展現出來,讓轉折時的衝擊更強。

Q : 這次的色彩表現跟以往動畫有什麼不同?

吉原導演:傳統動畫的顏色有固定的明度跟飽和度,但近年的動畫色彩表現越來越多樣化,有的偏插畫風,有的接近照片質感。我們這次也嘗試在忠於原作的基礎上,加入插畫風的色彩手法。

Q : 在「蕾潔篇」中,真紀真也是重要的角色,和蕾潔的對比怎麼呈現?

吉原導演:前期淀治跟真紀真的約會,以及淀治在電話亭遇到蕾潔的場景,都是由中園來演出。我特別請他用「對照」的方式呈現——真紀真像成熟的大人,跟淀治有明顯的精神年齡差;但蕾潔跟淀治的氛圍則是年紀相近,更有「同溫層」的感覺。

中園副導演:真紀真帶淀治去看電影,是很「大人式」的約會;蕾潔則是帶電次去夜晚的學校、祭典這種比較「小壞壞」的玩法(笑)。這兩種對比下,淀治的反應和情感變化就很明顯。我在演出時特別注意,真紀真是電次心中的女神、憧憬;蕾潔則是身邊親近的同齡女孩

Q : 在畫面氛圍上,這個對比怎麼展現?

中園副導演:淀治跟蕾潔在咖啡廳裡的光線是柔和、安穩的;而真紀真跟淀治的約會場景,則是強烈對比、戲劇性的打光。也就是說,行為上蕾潔比較活潑,但色彩氛圍卻是溫柔的,反而真紀真行為很沉穩,卻用強烈的光影去表現。這樣的反差,多虧了りく老師的色彩設計,才達成很好的平衡。

Q : 這次製作上,你們各自的挑戰是什麼?

中園副導演:這是我第一次以副導演的身分參與電影,所以光是「怎麼把《鏈鋸人》做成一部電影」就是很大的挑戰。雖然掛的是副導演,但其實我也是製作團隊的一員,要跟其他人協力完成作品。跟電視動畫相比,這次的經驗完全不同,每天都在嘗試新挑戰。

吉原導演:把漫畫《鏈鋸人》轉換成動畫的過程,本身就是不斷挑戰。雖然有電視版的經驗,但劇場版我們還是重新調整很多地方,讓它更有魅力從作畫、上色、攝影、美術,每一個環節都有新的嘗試。看到完成畫面時,真的覺得努力沒有白費,希望觀眾能好好享受。

目前《鏈鋸人 蕾潔篇》在日本上映後開出不錯的口碑,雖說無法像《鬼滅之刃》這種現象等級的朝聖風潮,但這部相信也讓不少粉絲等候這部劇場版很久了,台灣也將於 2025 年 9 月 24 日上映,各位就準備進戲院欣賞吧。


新聞來源: MANTANWEB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