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島秀夫談《死亡擱淺2》預告劇透策略 點名《最後生還者2》宣傳爭議,不誤導玩家、釋放關鍵內容

《死亡擱淺2:冥灘之上》(Death Stranding 2: On the Beach)推出後,許多玩家驚訝於遊戲預告片的內容幾乎涵蓋了大量劇情,甚至包含最終章節的片段。這樣的作法,與小島秀夫過去習慣透過「誤導性預告」來隱藏真相的風格大相逕庭。近日他接受《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專訪,正式解釋了背後原因。

小島過去以《潛龍諜影 2》(Metal Gear Solid 2: Sons of Liberty)最為人熟知,當時他透過多支預告片讓玩家誤以為「固蛇」才是主角,實際上卻是「雷電」登場,這種「戲弄玩家」的宣傳手法成為遊戲史經典。

然而在此次的《死亡擱淺2》裡,玩家卻發現預告直接透露大量劇情細節,甚至影響遊戲體驗。對此,小島坦言這是刻意的安排。

他指出,現今娛樂文化中的「劇透定義」早已改變,他舉例《美國隊長:無畏新世界》(Captain America: Brave New World):

「哈里遜·福特在片中飾演紅浩克這件事,本來應該是驚喜,但觀眾走進戲院時,海報早就把這個秘密揭露出來。」他認為,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觀眾早已習慣被提前告知細節,於是他決定將這種現象納入自己的創作策略。

此外,他也提到《最後生還者第II章》(The Last of Us Part II)曾刻意將角色喬爾放入並不存在的片段,結果卻引發玩家強烈不滿。

他表示,遊戲應該走出與電影、小說不同的體驗:「我想要的是,玩家花上 60 小時體驗,在結局時發現它正好符合你最初期待的快樂結局。這是一種設計,而我選擇以逐步釋放劇透的方式來達成。」

小島強調,這並非單純「洩漏劇情」,而是利用劇透製造期待感,讓玩家在遊戲過程中帶著「已知」與「未知」的張力前進。對他而言,這樣的策略能創造不同於傳統敘事的互動效果。

目前,《死亡擱淺2》已在全球引發熱烈討論,不僅因遊戲本身的玩法與故事,也因小島秀夫對「劇透」的全新詮釋掀起爭議。至於這樣的宣傳手法是否會改變未來遊戲行銷模式,仍有待觀察。


新聞來源: The Washington Post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