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內文微雷,請慎讀)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是非常老派的電影明星,甚至比他的很多同輩都還要來得老派。他不追求擁有一套專屬的動作英雄系列,也不見得會為了拓展多元的戲路而大量接片,或是為了提攜後輩導演而參演小成本的獨立製片電影,當然更不甘心退居配角,插花演個長輩或導師型的綠葉,他是成名之後連玩票性質的客串都沒做過的演員。當我們總說湯姆克魯斯是最後一位電影巨星時,我們可能都沒注意到,狄卡皮歐是個比阿湯哥更稀有的存在。
狄卡皮歐的老派,一來是彰顯在他對劇本的精挑細選,二來是彰顯在他所選擇的角色。他一直有意無意在追逐某種特定光環,癡迷於悲劇性人物的傷痕魅力,癡迷於戳破男性氣質的脆弱面,癡迷於體現循走非法途徑的創業家、將鋒芒燃燒殆盡後隨之殞落的悲淒。或許他本人沒有意識到,但他接演的角色往往不脫上述特徵。這些角色賦予了當今影壇愈趨少見的明星光環,一種好萊塢進入上世紀八零年代後就近乎絕跡的光環,這道光環使我每次在銀幕上見到狄卡皮歐,都有一種宛如見到葛雷哥萊畢克、詹姆斯史都華那個世代的演員再現江湖的錯覺。狄卡皮歐的老派味,是這樣散發出來的。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一戰再戰》的狄卡皮歐,光譜約莫是落在「戳破男性氣質的脆弱面」這端。狄卡皮歐喜歡直擊角色的軟弱或脆弱,有時是嚴肅去表現,有時是透過荒謬的情境去表現,而《一戰再戰》屬於後者,和《華爾街之狼》《從前,有個好萊塢》《千萬別抬頭》形成別趣的一脈,湊成狄卡皮歐個人的「喜劇精選輯」。狄卡皮歐從沒主演過百分之百血統純正的喜劇片,這四部都只能算是夾帶喜劇元素的劇情片 — 也就是所謂的 Dramedy — 但他不斷利用這些舞台告訴觀眾,他是有喜劇嗅覺的演員。
而狄卡皮歐展示喜感的途徑很簡單,就是展示角色的軟弱和脆弱。威爾法洛搞笑的途徑是耍自戀,比爾莫瑞是嘴賤,羅溫艾金森是出包,馬修派瑞是吐槽,金凱瑞是浮誇,每位喜劇天王自有一套功夫,而狄卡皮歐的功夫是軟弱。他在《千萬別抬頭》怕鏡頭、有社交障礙,在《從前,有個好萊塢》會因為戲演不好、深怕在劇組面前丟臉而氣到爆哭,《一戰再戰》裡的他,則因為忘記通關密語而焦急到飆罵客服。狄卡皮歐最好笑的時候,就是他受挫的時候,就是他失去底氣、硬不起來的時候。(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而狄卡皮歐能把這戲路發揮得如此之好,很大部份當然也是得益於他的俊俏外型(雖然現在大家常笑他長得愈來愈像傑克尼柯遜,但認真打理一下門面還是很帥的)、他一向給人的嚴肅演技派印象,因為反差夠大,所以更加分。當然,狄卡皮歐對於焦躁、無助、驚慌的情緒掌握也愈趨斂熟,你已經完全可以感受到,每當他在《一戰再戰》置身於這樣的狀態時,有顯得多麼自在。他清楚如何彈性運用自身的銀幕形象,也清楚如何踩準荒誕諧趣的步調。
如果說,對於狄卡皮歐而言,《一戰再戰》是喜劇才能的火力展示,那麼對於保羅湯瑪斯安德森而言,就是拍攝商業大片的實力證明了。安德森雖然向來被歸類在文藝領域,也沒拍過真正的主流大製作,但他這些年來,總是毫不掩飾自己對商業片的熱愛。我們已經看過太多劇情片導演嫌棄當代的商業片、超級英雄片,早就見怪不怪,但安德森是少數會毫不掩飾私下其實是漫威迷的非主流導演,而且他是愛到連普遍罵聲連連的《猛毒 2:血蜘蛛》,都不會羞於承認愛不釋手的忠實鐵粉。(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安德森並非沒有接觸商業片的夢想,他最近就感嘆,合拍過《心靈角落》的湯姆克魯斯竟從沒邀他執導《不可能的任務》系列,讓他頗失望。雖然《一戰再戰》並非 IP 等級的大製作,但從影片屬性來論,無疑已是安德森拍過最靠攏主流的一部。全片的主軸,是好萊塢常見的《即刻救援》式父親出征拯救受擄子女的套路,同時又混入充滿共濟會色彩的菁英祕密結社,去推動這一連串涉及種族革命的大規模追捕。
《一戰再戰》既主流也反主流,它公式好辨認、緊張感的經營極佳,但同時又熱衷逆向操作。別人的老爸要救小孩是一身絕技,狄卡皮歐是呼麻呼到連密碼都記不住,光要想密碼、找會合點,就折騰老半天。別人的反派搞綁票、搞追殺,不是為了錢、為了復仇、就是為了實現激進的政治宣言,但西恩潘就跟想要加入兄弟會的大學生沒兩樣,為獲得入會認可,任何蠢要求都肯照做。別人的飛車追逐都是在比快比炫,但本片最高潮的追逐,車速硬是給你放超慢,慢慢開、慢慢追;但開得愈慢,你偏偏就愈直冒冷汗;道路的上下坡每浮現在地平線一次,就會倒抽一口氣,遠比《玩命關頭》還刺激。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一戰再戰》充分證明安德森的確有駕馭商業片的能力,套路套得工整之餘,又能反套路製造更多驚喜。儘管片中的大背景,是橫跨兩個世代的種族衝突,但安德森不會停下來說教,是直接用動作推進故事,透過角色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之間的穿梭,反映革命在民間是如何悄悄地持續、如何演變、又如何傳承,而安德森實踐傳承的形式,也簡單且溫柔:原本保護慾過強的父親,最後允許自己跟著女兒申辦手機,懵懂又好奇地探索內建功能,也放手讓女兒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方式續命上一代的未盡之志。一戰再戰,一戰還有一戰,縱使故事格局浩大,但安德森仍借助輕巧的收束,為觀眾留下無限的餘韻。
PS:已經千百年沒見到西恩潘在主流作品擔綱如此吃重的角色,我也無法想像,若換成其他演員來,效果是否還會這麼好。若西恩潘推辭,安德森八成就是改找同樣具備硬漢氣質、也合作過《性本惡》的喬許布洛林。但布洛林產量偏大、曝光度太高,觀眾對他可能過於熟悉,近代觀眾相對陌生、表演也更為細緻內斂(嘴唇時不時會抽動的細節超讚)的西恩潘,或許還是更能震懾住觀眾。
文:J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