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憲輔談配音《鏈鋸人 蕾潔篇》 表示〈in the pool〉想讓觀眾感受蕾潔身上那股孤獨

由藤本樹創作的漫畫《鏈鋸人》的首部劇場版動畫『鏈鋸人 蕾潔篇』在日本與台灣相繼上映,票房都開出佳績,也讓這部作品再次掀起話題。

這次劇場版配樂依舊由電視版的音樂家──牛尾憲輔擔任,他以截然不同的手法打造劇場版音樂,呈現出更加豐富的情感層次。日本網站「Natalie」特別訪問了他,讓他分享創作幕後的心境以及對這部作品的看法。

「這部作品就是混亂到極點」

牛尾回憶,2022年接到《鏈鋸人》電視動畫音樂邀約時,其實非常緊張:「這可是《週刊少年Jump》的人氣漫畫啊。雖然仔細一看又會懷疑『這真的算王道嗎?』(笑)」他坦言,一開始也猶豫自己是否合適,但在MAPPA製作團隊的熱情邀請下,決定挑戰看看。

「我第一次看原作時心想『這也太亂了吧!』但那種混亂反而很迷人。我覺得乾脆就以『混亂當作音樂的主題應該會很有趣。」他解釋,《鏈鋸人》的世界充滿了無法預測的展開,角色思考也常超乎常理,「那種『不知道在幹嘛』的感覺反而是作品的核心。只要不忘記這一點,音樂就能盡情自由發揮。」

「蕾潔篇」:從AI到情緒的轉換

在電視版中,牛尾以AI技術生成音樂的手法引起話題,但到了劇場版『鏈鋸人 蕾潔篇』,他選擇完全不同的方向。

「這次幾乎沒有用AI,因為我早就想過,如果有機會做蕾潔篇,我會想用大編制的管弦樂團。蕾潔篇的氣氛比前半段更抒情、更接近戀愛,主題像是『初戀』、『夏天』這種短暫又惆悵的情緒。用AI去模糊處理反而會破壞那份真實感。」他笑著補充:「這一部就像是一朵開在混亂世界裡的花,我想讓觀眾聽見那朵花盛開的聲音。

「in the pool」:蕾潔的主題曲誕生秘辛

在電影中,蕾潔與淀治在泳池的場景搭配的配樂in the pool〉令人印象深刻。牛尾透露,這首其實是蕾潔的主題曲之一:「當初我們有兩首候選曲,一首後來變成〈Reze〉,另一首就是〈in the pool〉。我跟導演吉原達矢都覺得泳池那首更有蕾潔的味道,只是其他製作人認為太深沉了,最後就把〈Reze〉放在主軸,但我們一直把〈in the pool〉稱作『我們的曲子』。」

吉原達矢還笑說:「我們還說一定要讓『我們的曲子』出現在正式版裡。結果真的用上去了,而且變成完整的組曲版本。」這首曲子以蕾潔那句「要不要到泳池泡一下?」開場,從輕柔的弦樂一路推進到壯闊的管弦編制,象徵著兩人之間微妙而危險的距離。牛尾說:「我希望它像一首慢慢融化的協奏曲,溫柔又帶著一點冰冷,讓人能感受到她身上那股孤獨。

▼ 〈in the pool〉

「鏈鋸人」音樂的未來

牛尾也表示,《鏈鋸人》的音樂創作對他而言像是一場混亂的冒險:「我不是在寫背景音樂,而是在幫角色找到聲音。就算世界再亂、再血腥,情感的旋律永遠不會被淹沒。」對於粉絲而言,這次的音樂不只是「鏈鋸人的延伸」,更是一次直擊內心的「聲音之旅」。

Q : 關於這次的管弦樂編曲,具體是怎麼進行的呢?這次的規模應該是您歷來最大的一次吧。

牛尾憲輔:這次真的是我參與過最龐大的編制,單純的部分用電腦打節奏就能搞定,但因為我本身是從Techno出身,要我自己寫完整的弦樂譜其實有點超出能力範圍(笑)。所以我先用鋼琴寫出旋律跟結構,再交給負責編曲兼配器(把每個樂器分部整理成總譜的音樂家)的夥伴,一起完成整體的管弦樂設計。幸好他是一個會覺得「你的怪點子滿好玩的」的那種人,這點真的幫了我很大忙。

但我特別想提的是:在那場「泳池裡蕾潔與淀治面對面」的戲之後,背景中其實一直響著一種「近代俄羅斯鋼琴協奏曲」風格的聲音。我想透過音樂描繪出蕾潔背後那種「來自寒冷國度的空氣漸漸逼近」的氛圍。我和配器師一起不斷討論,最後他幫我完美地融入整首曲子。這首音樂一開始是令人心跳加速、細膩又帶點甜味的旋律,後半段則慢慢轉為壓抑又寒冷的氣息——正好對應到蕾潔的背景,我覺得這次真的有成功。

Q : 蕾潔用俄文輕唱的那首〈ジェーンは教会で眠った〉(詞:藤本樹/曲:牛尾憲輔)也讓人印象深刻。

牛尾憲輔:那首歌詞其實就是照原作漫畫裡那段台詞來的,因為漫畫分鏡旁邊有加上音符記號,我就想「啊,這應該是首歌吧」,所以就試著作曲。不過我那時超緊張,因為是俄文嘛,怕亂切詞會出包。所以我在作曲時特別注意語意的節奏對齊,讓整體聽起來有俄羅斯民謠那種哀而不傷的味道。

另外這首歌要在80秒內唱完那麼多詞,節奏又得配合畫面節奏,真的是不可能任務級的挑戰。不過幸好蕾潔的聲優上田麗奈唱得超好,整個效果完美到不行。這首也有收錄在原聲帶裡,我真的希望大家可以單純聽聽那首歌。

▼ 〈ジェーンは教会で眠った〉

Q : 進入戰鬥場面之後,整個節奏就完全是您這位Techno音樂家的主場了吧。

牛尾憲輔:可以這麼說。當時我和音響導演、導演團隊一起討論「哪段該放什麼音樂」。但電影後半幾乎全是戰鬥,一直維持高潮反而讓節奏太密集,觀眾容易疲乏。那種「整場都在嗨」的狀態其實就像新手DJ放歌時不懂收放節奏一樣(笑),會讓人聽到後面沒感覺。所以我很在意整體的動態起伏,不能只是拼命轟炸,而是要像規劃一場「不失控的現場演出」一樣,安排好高潮與緩衝。

說穿了,這其實就是我在電子音樂現場常用的「Live set思維」。我雖然不打碟,但在現場演出時會去設計音樂的流向——這次電影的節奏設計就是用這種方式想的。像是Techno曲〈sweet danger〉就把大家從祭典的親密互動,拉回蕾潔揭露真身帶來的威壓感,我很喜歡這種安排。

Q : 這次《蕾潔篇》的音樂,讓人感覺像是您從《乒乓》、《惡魔人Crybaby》一路累積下來的Techno與抒情風格,在這裡終於融合起來了。

牛尾憲輔:真的(笑),這次的音響導演名倉先生,其實也是《聲之形》、《莉茲與青鳥》的混音師。我在那邊當過他團隊的一員,他非常懂我,這次也給了我很大的創作自由。一般來說,決定「哪段放哪首」是音響導演或選曲師的工作,但名倉先生信任我,讓我可以自己規劃整體的音樂結構。

我不太想用「集大成」這個詞,但這次確實是我這些年所有經驗交會的成果。能用自己的音樂語言去讓《鏈鋸人 蕾潔篇》完整成立,我覺得這次真的是一個最理想的結果。

也可以看到從電視動畫到劇場版,牛尾憲輔對於《鏈鋸人》的音樂用心程度可說相當讓人欽佩,甚至劇場版的音樂更是讓許多觀眾看完之後給予好評,包含了抒情、電子快節奏,戰慄殺氣的種類,完完全全讓電影的情緒更加讓人沉浸其中。

牛尾憲輔自《乒乓》、《惡魔人Crybaby》、《平家物語》、《膽大黨》後,工作邀約源源不絕,看來未來各位看到由他負責配樂的作品,可以期待更出色的表現。


新聞來源: Natalie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