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看過 22 年前華納想拍的《蝙蝠俠對超人》:裘德洛演超人,柯林法洛是蝙蝠俠,小丑殺機掀大戰

2016 年,是美漫超級英雄史上意義非凡的一年,這年,是DC漫畫兩大頭牌 ― 超人、蝙蝠俠正式於大銀幕合體的大年。但《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Dawn of Justice)原本其實不會是他們倆的首度同台,這歷史性的夢幻陣容本來會更早發生。

這一切都得將時間拉回 2000 年代初,彼時的華納兄弟影業,仍苦惱於如何重振 DC 的影視品牌,他們已經很久沒拍《超人》電影,《蝙蝠俠》系列也還沒從三年前《蝙蝠俠:急凍人》(Batman & Robin)的重挫中康復過來。

(圖片來源:IMDb)

甚至在《急凍人》讓蝙蝠俠的電影生涯進入冬眠前,華納兄弟就已經不斷嘗試要復甦《超人》電影,他們一度找回當初成功將《蝙蝠俠》送上大銀幕的提姆波頓(Tim Burton)執導《超人》重啟版《Superman Lives》,但波頓與華納兄弟、製片人強彼得斯(Jon Peters)的種種理念分歧,導致華納兄弟仍決定在 1998 年開拍前夕急踩剎車。

《Superman Lives》取消後,華納兄弟內部的《超人》劇本開始陷入多重混亂的階段,好幾位編劇和導演輪番貢獻點子,甚至同時分頭各寫各的情況都有。其中一組人馬,是 2001 年成軍的《恐怖的總和》(The Sum of All Fears)編劇-保羅艾塔納西歐(Paul Attanasio)+《霹靂嬌娃》(Charlie's Angels)導演-麥克 G(McG,下圖),但麥克 G 最終為了回歸執導《霹靂嬌娃 2:全速進攻》(Charlie's Angels:Full Throttle)而選擇退出。

(圖片來源:IMDb)

就在此時,麥克 G 退出的同一年,《火線追緝令》(Se7en)編劇-安德魯凱文沃克(Andrew Kevin Walker)進場了,他正是那位首次向華納兄弟提案《蝙蝠俠大戰超人》劇本的人,他原本只被雇來寫《超人》劇本,但最後突發奇想,決定加碼再塞個蝙蝠俠進去。華納兄弟喜歡這點子,甚至順利喬到《大魔域》(The Neverending Story)、《空軍一號》(Air Force One)德國名導-沃夫岡彼得森(Wolfgang Petersen)坐鎮掌舵。

然而,華納兄弟並不滿足於專注發展沃克的提案,因為隔年,華納兄弟又雇用了另一競標對手加入。

(圖片來源:IMDb)

這位和沃克競標的,正是日後大名鼎鼎、但當時才剛展露頭角的 J.J. 亞伯拉罕(J.J. Abrams)。JJ 被雇來撰寫的是《超人》的個人電影《Superman:Flyby》,且華納兄弟同樣也打算讓彼得森執導。JJ 將他的《超人》系列設想為三部曲,而《Flyby》只是第一部。

雖然《Flyby》和《蝙蝠俠大戰超人》起初並非被設計為同一套系列,但華納兄弟和彼得森似乎有意合併,因為據當時試鏡過超人的男星們事後的回憶,兩部電影鎖定的人選十分重疊,如喬許哈奈特(Josh Hartnett)和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都同時被列入這兩片的超人候選名單,也都親身試穿過超人裝。

《Flyby》和《蝙蝠俠大戰超人》的劇本都備受華納兄弟欣賞,但他們決定先推動看起來更有賣點的《蝙蝠俠大戰超人》,屬於傳統起源故事的《Flyby》則暫時被擱置。不過沃克的劇本沒直接被華納兄弟採用,他們後來又以「內容太過黑暗」為由,改聘寫過《急凍人》的《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編劇-阿奇瓦高斯曼(Akiva J. Goldsman,下圖)接手起草新劇本,並暫名為《Asylum》。

(圖片來源:IMDb)

在《Asylum》裡,超人和蝙蝠俠的起源都不會被提及,他們都已經出道多年,早就是互相認識好一段時間的朋友,雙方背道而馳的行事作風也會在一開頭就確立清楚。彼得森曾形容,他將兩人對立的意識形態,視之為反映 911 事件發生後,為世界所帶來的「道德模糊性」衝擊。

在此版的故事中,布魯斯韋恩已經卸下蝙蝠披風五年之久,管家阿福、高登局長、初代羅賓狄克葛雷森也已不在人世,身邊只剩下未婚妻伊莉莎白米勒陪伴著他。另一方面,克拉克肯特也沒好過到哪去,他的人生陷入低潮,剛和露薏絲蓮恩離婚不久。

布魯斯與伊莉莎白舉行了婚禮,克拉克則充當了布魯斯的伴郎。而正當布魯斯好不容易為自己的人生重拾一點幸福,更多的悲劇又在他心中留下更多的傷痕。度蜜月期間,伊莉莎白不幸慘遭小丑殺害,憤怒的布魯斯被逼得再度披上蝙蝠裝,誓言要報仇雪恨。

此時的克拉克,正與家鄉的老同學拉娜朗恩譜出新戀情,同時也試圖阻止布魯斯尋仇,但克拉克的阻饒,反倒讓布魯斯也遷怒到他頭上,並從而引發雙方決裂、展開史詩般的殊死惡鬥。電影最後,則會揭露這背地其實是雷克斯路瑟打的如意算盤,他的目的就是要煽動這對 world's finest 組合撕破臉、殺掉彼此。想當然爾,克拉克和布魯斯最終仍會得知路瑟的計謀,並重新組隊聯手扳倒路瑟。

(圖片來源:DC Comics)

雖然華納兄弟捨棄沃克版劇本的理由是嫌它太黑暗,不過高斯曼 2020 年受訪時,卻依舊將自己的《Asylum》稱之為「絕對是你看過最黑暗的玩意兒」,即使是若干年後的《正義曙光》,調性也依然陰鬱,且架構也相當近似,同樣是路瑟在背地裡搧風點火。

高斯曼版的《蝙蝠俠大戰超人》物色了許多那時好萊塢正處流量尖端的當紅明星、或正要竄紅的新人;蝙蝠俠方面,強尼戴普(Johnny Depp)、現在跑去演「企鵝人」的柯林法洛(Colin Farrell)、後來接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版《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三部曲的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Charles Bale),都是華納兄弟的口袋名單。

超人方面,則有前面提到的費雪、哈奈特(下圖:哈奈特試穿超人裝),以及裘德洛(Jude Law)。據高斯曼的說法,當年最有機會出線的組合是法洛和裘德洛,不過裘德洛多年後證實,他最後推辭了,他一試穿完超人裝的當下,立刻就覺得自己不是合適人選。

(圖片來源:Reddit)

華納兄弟原計劃 2003 年初開拍《Asylum》,並鎖定 2004 年暑假上映。偏偏這時候,被冷落好一段時間的亞伯拉罕又寫完新一稿的《Flyby》劇本呈交給上頭,而時任華納兄弟總裁艾倫霍恩(Alan Horn)讀完後,反倒更偏好《Flyby》,部分原因是《Flyby》調性明亮樂觀,不像《Asylum》陰沉灰暗。經過內部投票表決後,《Flyby》最終以 11 票對 1 票的壓倒性勝利打敗《Asylum》。

就這樣,原先失寵的《Flyby》重新擄獲了主子的芳心,原先受寵的《Asylum》則不僅僅是失寵,而是直接被大刀一砍腰斬了。本來出任導演的彼得森,最後也撇頭改拍《特洛伊:木馬屠城》(Troy)。

至於高斯曼,雖然《Asylum》被取消,但他和 DC 緣份未盡,因為他很快又為華納兄弟寫了另一 DC 角色改編電影《康斯坦汀:驅魔神探》(Constantine),接著又替他們寫了《我是傳奇》(I Am Legend)。而《我是傳奇》當中最受影迷津津樂道的彩蛋,就是其中一幕廢棄的電影院招牌上頭(下圖)印著《蝙蝠俠大戰超人》的宣傳海報 Logo,這是高斯曼對《Asylum》從未開拍的自嘲。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Asylum》的封印,對日後美漫改編電影的風貌有其一定程度的影響,正因為華納兄弟封印了它,他們接下來才開始重新專注於分頭開發《超人》與《蝙蝠俠》的個人電影。

《Flyby》的劇本,經過多次的修改和編導陣容的改組後,最終演變成了布萊恩辛格(Bryan Singer)執導的《超人再起》(Superman Returns),與《Asylum》擦身而過的貝爾,最終則和《黑暗騎士》三部曲結緣。

但在辛格的超人與諾蘭的蝙蝠俠誕生前,中間還夾著其它複雜的催生史,例如更多跑來試鏡超人的明星、亞伯拉罕的《Flyby》故事又是什麼走向,以及跟諾蘭版蝙蝠俠同時開發、最後卻被諾蘭版擠掉的 R 級《蝙蝠俠:元年》(Batman:Year One)電影版。這些故事,就暫且留到下集待續。


文:Joker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