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氣的恐龍還有人要看嗎? 侏羅紀世界:重生 Jurassic World:Rebirth

走過了三十載歲月,就連新系列也邁入十周年之際,2025年的暑假,侏羅紀世界又迎來了重啟新時代的全新篇章。由2014年傳奇哥吉拉導演執導,加上中間跑去幫變形金剛源起配音的寡姐領銜主演,讓這部已是影史經典代表的系列電影,在上映前更添話題性。

不過隨著上映後觀眾陸續反映出的評價,顯見這部欲重啟系列的開局之作,仍是難逃多數續集電影的每況愈下。故事在開頭就如預告片所呈現的,以一場發生在遺傳科技實驗室的意外作為序幕:因為一個掉落的巧克力包裝袋,造成蝴蝶效應所引發後續的連鎖反應,著實都讓人以為在看絕命終結站,也可見公司方面在管理上從初始就漏洞百出,讓本次的BOSS級混種恐龍,若隱若現地從受困人員的後方逼近,完成了人體大風車的首次殺戮。


正當台下觀眾還沉浸於驚悚的氛圍時,接續的畫面卻以一連串黑底白字的解釋性台詞,敘述在統霸天下時間線後的恐龍,無法適應現今地球環境的故事背景,但此段過於直白且毫無畫面的呈現,讓人感覺導演似乎是在水時長亦或是節省成本?尤其內容還不免自我吐槽一番,恐龍早已過時,不再是讓人們眼睛一亮的時代寵兒,反而變成逃離到大街上,造成交通堵塞、人見人嫌的路障,似乎也在訴說這種人造娛樂產物現今的頹勢。


相較於前三部世界系列,這次的重生似乎更想回歸初期的侏羅紀公園風格,恐龍出現的頻率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將更多的戲份留給人物發展以推動劇情,但本片前期的文戲實在一言難盡:寡姐飾演的雇傭兵佐拉,受製藥公司代表馬丁所託,為了研發能夠延長人類壽命的新藥,需前往赤道禁止區域,針對陸海空等不同巨型恐龍進行血液樣本採集。在龐大金錢利誘下加入的佐拉,之後隨著馬丁來到展示著化石的博物館,找到了師承亞倫·葛蘭特的亨利博士,邀請他擔任這趟危險旅行的隨行顧問,在考量著安全和博物館營運間的一番思索時,影院內也同步迴盪著博士咬碎薄荷糖的清脆聲響,這幕看似滑稽的場景,當下實際的感覺卻是相當拖戲,正當我都在懷疑他嘴裡到底塞了多少顆薄荷糖時,博士才給出了一個你我都知道的接受答案。這類看似在藉由時間醞釀情緒,實則表現出來卻毫無波瀾的劇情,很可惜在這部電影中頻繁地出現,拖宕了角色推動劇情上的節奏。


幸好當任務的人手一一找齊後,故事也開始正式進入主線。隨著充滿情懷的經典配樂響起,佐拉與走私船長鄧肯兩人聯手一番操作,迫使製藥代表將酬勞增加至兩倍,一行人這才浩浩蕩蕩地乘船向著第一個目標-滄龍前進。隨著場景轉移至海上,同在航行的魯本一家人也加入劇情,於橫渡汪洋時不慎誤闖赤道禁區,慘遭鯨魚體型一般大的滄龍掀翻船隻,所幸在收到求助信號的鄧肯船長解救下脫困。而佐拉之後也重新追蹤到滄龍的蹤跡,並與亨利博士合作,成功採集了滄龍的血液,就當一夥人準備朝下一個目標前進時,海面卻升起了數面黃黑相接的背鰭,朝著船隻疾馳而來......


此處棘龍於海中狩獵的攻擊橋段,也算是侏羅紀系列首次出現的場景,相較於侏羅紀公園3中的形象,這次棘龍外型經過更多的化石研究考證,增加了蹼與更為扁平的尾巴等利於水中移動的構造。同時展現了對於恐龍行為上的想像,在電影中,亨利博士觀察到滄龍與棘龍間存在著互利共生的關係,對眾人大大產生了威脅,果不其然,一名雇傭兵隨即慘遭背後的棘龍拖入海中,而鄧肯船長同時為了躲避滄龍的追擊,將船隻駛向淺水區,即將觸礁前夕眾人趕緊棄船逃生,此處邏輯不免讓人產生疑惑:在堅固的船艙內不好好待著,跳到滿是恐龍的海裡有比較安全嗎?不出所料,一名女隊員在上岸後,背對著危機四伏的海域努力運送著裝備,旁邊一隻被衝上岸的棘龍,隨即潛入海裡一個迴旋,伴隨著淒厲的尖叫聲,那名隊員同樣就此消失於海面上。看著海水拍打在沙灘上渲染開的血跡,兩位連名字都還沒記住的角色就此領了便當下線,不禁讓人開始計算,剩下的一夥人中,還有幾個要命喪於恐龍的血盆大口呢?


話說魯本一家四口人,早在大女兒落水後,就一一跳海離開了佐拉的隊伍,展開了不同的冒險支線。眾人所抵達的聖于貝島(Ile Saint-Hubert),雖是電影虛構的一座島嶼,但島上大多數的叢林與沼澤場景,都是演員們親赴各種惡劣環境下進行的實景拍攝:氤氳的水氣、潮濕的土壤與盤根錯節的樹根,伴隨茂密植物的掩蓋,好像隨時會有恐龍一躍而出將人吞噬,對比之前侏羅紀世界系列中明顯的人為造景,在本次導演的鏡頭語言呈現下,增添了更多驚悚的寫實感與沉浸體驗。其中後段一家人於河邊遭遇霸王龍追擊的驚險逃生,更可算是系列中數一數二精彩的亮點:編劇將原作麥可·克萊頓小說中的片段加以修改,將30年前CG技術上無法達到的遺憾,在這次的重生中完美的呈現。


除此之外,小孩與幽默好笑的劇情安排,也是侏羅紀系列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例如每當本次恐龍的顏值擔當-鷹角龍(Aquilops)嬌小的身影從樹叢裡竄出,用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看著小女兒伊莎貝拉時,影廳裡總是會此起彼落地響起好可愛的耳語;亦或是大女兒那少根筋的男友,在夜半時分獨自到樹林裡解放時,背後忽然撲落的混種恐龍-迅翼龍,獵殺了原先準備偷襲他的迅猛龍,男友瞬間驚嚇到縮回,直到發覺撿回一條小命,才又繼續小解的爆笑橋段。不知有多少紳士,在觀影完於洗手間方便時,有嘗試看看是否真能實現人體自動暫停。


回歸到佐拉一行人的主線劇情,在穿越了潮溼與泥濘的叢林後,一行人來到了類似侏羅紀公園失落的世界中,迅猛龍埋伏襲擊的高草叢,四周蒸騰的霧氣,伴隨著詭異的動物低鳴聲四處迴盪,如此緊張時刻......薄荷糖當然還是得繼續嚼!就在此時,忽然一條細長的尾巴蜷曲而上,隱身於草叢中的生物,慢慢矗立起巨大到佔據整個投影布幕的身影:一對泰坦巨龍浩然聳立於眾人眼前,彷彿重現了第一部亞倫與愛麗,兩人當年在侏羅紀公園親眼見到腕龍時的難以置信與震撼,情懷的氛圍在此刻全然釋放,相信看到亨利博士撫摸著巨龍腳部如同樹幹一般的表皮,並激動地拭去眼角的淚水時,應該有不少人也都感到熱淚盈眶。作為見到遠古巨獸所帶來最純粹且原始的感動,那是再多的言語都無法描述的經驗,也或許這才是侏羅紀系列,在多年後仍沒被世人所遺忘的魅力所在。


隨著佐拉扣下扳機,取得泰坦巨龍的血液樣本毫不費力,隊伍也朝向最後一個目標-風神翼龍的懸崖巢穴邁進。本處場景致敬了同為史蒂芬·史匹柏的代表作-印第安那瓊斯,但是對於公園內自然環境中,突然出現這麼一個古文明遺跡,多少還是有些突兀,電影也沒對此特別解釋,感覺像是為了致敬而致敬。當御風於峽谷間滑翔的風神翼龍,發現巢穴遭人侵入時,懸崖上一場殘酷殺戮就不可避免地展開了,最終風神翼龍如同鵜鶘一般,以吞吃一名倒楣小隊成員結束了這回合,好在亨利博士同樣有驚無險,成功取得了翼龍蛋內的胚胎組織,也總算完成收齊了製藥代表所要求的物種樣本。


然而,這趟旅程還有一個必須得完成的最終任務:平安地逃離這座小島。就當分散的一家人,碰巧和佐拉團隊會合在荒廢的基地前,不料因地熱電源自動恢復了基地周邊的供電系統,隨著廣播中Stand by Me的歌聲響起,混種恐龍的終極威脅此刻才正要展開......最後在這裡埋下伏筆,結局就留待進戲院自行品味。雖然有不少觀眾批評,針對此次重生在結尾沒有預料中的史詩級場面,但就個人觀點而言,侏羅紀系列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怪獸片,而是基於部分科學證據所產生的科幻作品,或許正如侏羅紀世界中吳博士所言的,正常的恐龍已無法滿足現代人的胃口,人們需要更大、更可怕且更多的牙齒,但那並不意味著在故事呈現上,生物存在的目的,始終都只是為了滿足螢幕前觀眾樂趣,就得打到你死我活的一種工具。


那麼傳統意義上的恐龍,在現今娛樂過剩的社會下,是否真的已經過氣了呢?正當電影結束,群眾一一朝著出口散場離去時,身旁一個小朋友卻興奮的對著爸媽說著,下次還要再來看侏羅紀,就在那刻感覺到,只要這個世界還有一群人,對恐龍這樣的生物仍懷抱著熱情,這個系列或許都還是有機會找到重生的出路,成為每一個世代間共同的回憶。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