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Amazon)
去年初,Amazon 發行的新版《威龍殺陣》(Road House)因戲外糾紛而蒙上陰影,製片人喬西佛(Joel Silver)、導演-道格李曼(Doug Liman)不滿 Amazon 違反合約原定的院線上映計劃,強行將電影改成只上自家串流平台,這尤其讓李曼氣到寫了一篇長文投書《Deadline》,將原本私下的衝突公諸於世。
除了和西佛、李曼的糾紛,Amazon 還被舊版《威龍殺陣》的共同編劇-大衛李亨利(David Lee Henry 是筆名,本名叫 R. Lance Hill)提告侵權,至今官司都還沒打完。不過這些紛擾沒阻礙新版《威龍殺陣》創下極高的點閱成績,Amazon 早就投入製作續集,然而李曼的氣也還沒消,而且他不只沒消,還想到另一個反擊 Amazon 的大膽主意。

(圖片來源:Amazon)
當初刊載李曼投書的《Deadline》前幾天又爆料,沒有回歸執導新版《威龍殺陣》的李曼,現在居然是轉向籌拍舊版《威龍殺陣》的新續集,而且也已經取得李亨利本人的同意和支持。
李曼預計要拍的,是李亨利當初為舊版第一集所寫的續集劇本《Road House: Dylan》,但開拍前,李亨利仍得解決和 Amazon 的官司。雙方爭執的癥結點是:李亨利主張他最初是以「待售劇本」名義寫出《威龍殺陣》,而劇本最終被聯藝電影公司買下,聯藝後來則被米高梅影業收購,而米高梅現在又被 Amazon 收購,但據他和聯藝當初簽的合約,《威龍殺陣》版權早在 2023 年 11 月 11 日就該到期歸還他,Amazon 卻故意忽視這條規定,並繼續用 AI 完成後製,直到 2024 年 01 月下旬才搞定全片。
(圖片來源:米高梅影業)
根據美國版權法第 203 條,作者可於作品發行的 35 年後收回原創作品的版權,但若是「受僱創作」的作品就不行,李亨利堅稱《威龍殺陣》是他獨立創作的,只不過是在售出後才獲得酬勞。但 Amazon 那邊的說法則是,李亨利是透過他自己的 loan-out 公司Lady Amos Inc.售出劇本的,因此屬於受僱創作的範疇。雙方至今仍僵持不下,未有蓋棺結論。
文:Joker
新聞來源: Deadline
Jo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