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食三浦春馬血液的蒼蠅們:一個日本偶像之死,會為社會帶來多大的傷痛?

日本演藝經紀事務所發出措辭嚴厲的聲明,在演藝圈來說並不常見。以事務所的角度,對媒體的種種捕風捉影,閉口不談是最標準的發言原則。所以,經紀事務所 Amuse 在 2020 年 12 月 24 日公開發表的嚴厲批評,就顯得茲事體大——更何況這則公告還是針對狗仔媒體。而這起紛擾的中心,是早在半年前自殺去世的藝人三浦春馬。
Image credit:Real Sound

這則公告標題其實已經寫明了批評對象是誰:「關於本日發行的週刊報導」。而在聖誕夜這一天,上市的《週刊新潮》與《週刊文春》的頭條報導,都與 Amuse 的藝人三浦有關。《週刊新潮》的報導是「骨灰與繼承問題……三浦春馬也會哭」;而《週刊文春》的新聞標題是「三浦春馬親生母親初告白『骨灰在我手上』」。很明顯地,兩家八卦雜誌社都從三浦的親屬那裡獲得了「獨家消息」,並且都將新聞重點放在三浦死後的遺產問題上。為此, Amuse 嚴重批評這種騷擾遺屬的行為。
▼ 童星時期的三浦 Image credit:森の学校製作委員会


「關於對仍在哀悼中的遺屬進行的執著採訪行為……我們也已經再三要求各位自行約束。但各位卻仍然繼續無視忠告而強行採訪,我們對這種傷害逝者與遺屬尊嚴的新聞報導,表達強烈的抗議。」Amuse 的公告最後,還加上了「將考慮包括法律追訴行動等等的對抗手段」這樣的強烈言詞。
▼ 三浦參加事務所活動彩排,與晚輩合照 Image credit:excite news

《週刊文春》採訪了三浦的母親,如果只是採訪母親對送行黑髮人的心情,那儘管也許會對已經很受傷的家人來說是二度傷害,但至少還能算是一篇讓遺屬表達哀痛之情的新聞。問題是,《週刊文春》的訪談重心,其實是放在三浦已離異的父母之間,針對三浦遺產的「爭奪戰」,這難免讓讀者,很難將這篇報導視為單純的喪子母親告白,而更像是挖掘三浦春馬生前不願公開的祕密、以及批判他的父母在他死後醜陋的為財反目嘴臉。這種似乎對所有人來說都沒有營養、僅僅滿足獵奇嗜血心態的報導,引發了事務所的怒火。
▼ 刊出三浦母親訪談的《週刊文春》 Image credit:週刊文春デジタル

《週刊新潮》更是執著於三浦與父母的關係,事實上在三浦自殺的當時,《週刊新潮》就判斷他與父母的惡劣關係,可能是引發他自殺的原因之一。而事實上,三浦確實與母親關係並不好,兩人數年來沒有聯絡。而在他死後,生母與生父間也確實興起了民事訴訟戰——為了決定誰才有資格獲得三浦遺留的億圓遺產。
▼ 三浦最後演出的電影《天外者》 Image credit:Spice


這種嗜血的取材方向,在三浦春馬身上找到了最好的發揮空間——事實上在竹內結子與蘆名星身上也一樣。今年的日本演藝圈,已經因為武漢肺炎疫情而喪失了志村健與岡江久美子等大腕明星,但是三浦等三位自殺藝人之死則更加令人感到震驚。震驚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至今仍然無法解釋他們選擇了結生命的因素是什麼——也許永遠都無法得知。對於熱衷偶像文化的偶像大國日本來說,這些藝壇偶像選擇突然離去,對於大量追隨的粉絲而言,是更加無法接受的沈重。
▼ 三浦演出的日劇《錢的盡頭是愛情的開始》,最後僅播出已完成的 4 集 Image credit:CinemaCafe

在松田聖子於 1980 年出道,並接下了 70 年代偶像天后山口百惠的麥克風後,便開展了 80 年代的日本偶像黃金時期。1983 年,聖子達到了偶像生涯的其中一個重要里程碑:連續 10 首單曲銷售冠軍。聖子還要繼續稱霸剩下的 80 年代,不過,演藝圈已經開始找尋下一個聖子。而就在這年秋天,最有希望引領新生代的新偶像誕生了,她就是即便雙親反對也要堅持做偶像的岡田有希子。此時,就她離開人間為止,也不過僅有 2 年半的時間而已。
▼ 岡田有希子 Image credit:Re:minder

1986 年 1 月,岡田推出了最新單曲《くちびるNetwork》,這首曲子由正在懷孕的松田聖子作詞、火紅的坂本龍一作曲,配上岡田傲視當代偶像圈的歌喉,《くちびるNetwork》一發行立刻登上排行榜冠軍,而且銷量將其他人單曲成績遠遠拋在後頭。這幾乎是岡田成為後聖子時代第一人的證明,她實現了當年離家的夢想,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偶像。而就在這光輝的時期, 4 月,岡田在自宅割腕並以瓦斯企圖自殺——
▼ 《くちびるNetwork》 Image credit:SoundCloud


雙重自殺手段,已經顯示了這位意志堅決的偶像少女的決心。在簡短送醫返回事務所後不過數小時,岡田竟然登上了事務所的頂樓,從七樓跳樓自殺,享年僅僅 18 歲而已。而儘管有部份電視媒體,選擇降低報導程度。但是仍然有大量到達死亡現場的媒體,拍攝了這位一代偶像悽慘的死況,並且毫無修飾地印在雜誌頁或是登在電視螢幕上。有希子之死的衝擊、加上真實的死亡畫面,一口氣打擊了大量熱愛岡田的粉絲。
▼ 竹內瑪莉亞(右)為岡田有希子做了許多曲子 Image credit:Tower Records

在她死後數小時內,電視新聞鏡頭裡拍到了許多青少年,圍繞在屍體已經搬走的死亡現場,他們的額頭同樣染滿血跡——他們一邊發出嗚咽,一邊持續用力在柏油路上磕頭。

人群聚集久久不散,大量的花束被堆積在現場周遭,堆高到比人還高的 2 公尺高度。但是,有希子的死並不是對社會來說最大的打擊。被粉絲們暱稱為 Yuko 的岡田有希子,無意中留下了最難堪的遺產:「Yuko 症候群」。事實是,就在數週後,日本厚生勞動省主動發布新聞警示,公佈在岡田於 4 月初自殺之後,光是在剩下的 4 月……10 多歲青少年的自殺案件就爆增為 125 件。
▼ 青少年在有希子殞命之處叩拜 Image credit:Ameba

一個月就有 125 位青少年自殺,在前一年 1985 年該月,自殺青少年數目甚至不到 60 人。全國各地的青少年,追隨著岡田從高樓上飛躍而下,Yuko 症候群為 1986 年的日本自殺青少年數目帶來了不堪的成長,該年共計 799 人喪生。不幸自殺的孩子裡,多達 6 成是少女,她們之中許多人,甚至選擇與有希子自殺相同的七樓自殺。
▼ 直到今日,每年岡田有希子祭日都有大量粉絲舉辦紀念活動 Image credit:朝日新聞


如今,岡田有希子已經離開超過 30 年, Yuko 症候群帶來的嚴重社會影響已經眾人皆知,對於身為「自殺大國」的日本政府來說,這些年來也設置了許多防治自殺的社會安全網。

但是,這並不能減緩偶像自殺對社會帶來的創傷程度。毫無原因的自殺,更在哀痛之外帶來更多的疑惑,而這種疑惑。容易令情緒不穩定的個體更加陷入低潮。此時,《週刊文春》與《週刊新潮》卻選擇追隨當年大幅報導有希子死況的《FRIDAY》,以新聞自由之名,持續從三浦的死因之謎中挖掘報導利益。
▼ 竹內結子與三浦春馬共演 Image credit:こねこのニュース調べ

八卦媒體仍然在猜測竹內結子的自殺原因,從產後憂鬱、到丈夫投資失利等等原因,她的死現在變成了獵奇的選擇題,許多人更關心的是哪個答案更為獵奇,而不是她離去的事實。有位三浦春馬的粉絲投書,期望盡快召開三浦的公開追思會,因為她已經受不了小報的臆測造謠,而電視節目裡又刻意避而不談死因不詳的三浦等人。當這些被社會群體熱愛的星星們隕落,曾經支持他們的熱情粉絲們,還在尋找一帖群體治療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