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孩子討厭玩電動?當享受轉變成「達成目標」就不有趣了…

在筆者小時候的時候,由於家裡規矩比較嚴格,基本上只有周末六日或是國定假日時才能玩 1 個小時的遊戲,因此每次周末都很珍惜這幸福的 1 小時時光。沒想到物換星移,近日一則「男孩子變得討厭遊戲」的推特竟引起熱議,讓許多日本網友討論起「電玩跨過什麼界線後就會讓人討厭」這種讓筆者在小時後完全沒想過的話題。

一名目前在國小任教的網友エイ就在推特上發文,表示最近有個男孩子「變得不喜歡遊戲」,詢問理由後才知道他更改了 Switch 的主機日期,結果導致爸爸在《動物森友會》存檔中的「大頭菜股票」全部爛光光(遊戲設定,只要調過日期就會爛掉),損失約 100 萬元、也讓爸爸超生氣。從那天起為了賺回這 100 萬,小男孩每天回家後就是蒐集貝殼與果實,嘆「今天回去之後也要工作」。

無獨有偶,近日也有其他網友把自己模擬成「為了讓小孩不沉迷電玩的父母」並想出各種情境來阻止小孩打電玩,包括「給我認真打電動」、「你不是和媽媽約好這周末要把等級練到30等嗎?」、「這周的進度怎麼比上周還低?」、「我不是說過一天至少要打 5 小時電動嗎?現在只打了 3 小時耶?」,表現出來的效果獲得 6 萬網友認同喜歡。

雖然是兩則不同的推特,但是帶給網友的感受都是一樣的,那就是「當遊戲變成了必須去執行的例行公事,就會讓人提不起勁」。有網友也分享自己的案例,自己的小孩因為沉迷寶可夢步出門玩,因此就和孩子訂下每天要抓 5 隻寶可夢的約定,一開始小孩很開心但過沒多久就膩了。讓該網友感嘆「業績目標(ノルマ)真的會讓人失去夢想與希望。」

也有網友指出,小時候被提醒「去做功課」的話會就莫名心浮氣躁,而這種煩躁的感覺就是來自「自動自發的爽感被奪走」。電玩也是一樣的道理,電玩帶給人的快感很大一部份是源自「能夠自己選擇開始玩的快感」,當這股快感轉變成「被別人逼迫開始」,電玩、甚至是絕大多數的娛樂當然就不是享受了。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