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專欄】《小美人魚》:有滿分歌聲也有拙劣演技,有迪士尼的老毛病,也有意外的亮點

(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通常來說,我並非迪士尼真人化系列電影的核心受眾,我不特別癡迷那些原版動畫,它們並不活在我的童年裡(事實上,其中有大多數都是直到我年紀稍長後才出於好奇和研究的心態看了個一兩遍),但偶爾仍總會有一兩部打動到我,例如《尋龍傳說》《仙履奇緣》和《與森林共舞》,它們打動我的點固然無關情懷,而是單純準確抓住了那些故事原典的情感、或成功萌芽出自成一格的新生命,我不太確定《小美人魚》是屬於前者還後者,但它確實有某些層面打動到我。

有關主角外貌和膚色方面的選角爭議,大家已經「討論」得「萬分熱絡」,各方提出的觀點也已經相當豐富(無論是地獄梗笑話、或是認真檢討皆然),小弟我自認在這幾項題目已無更多見解值得貢獻出來,所以就不加入口水戰了。但撇除上述層面,純論電影整體的製作水準的話,《小美人魚》並不差,最起碼也好過單調枯燥的《獅子王》2019 版與《美女與野獸》2017 版,這世上不是只有極端的爛片和極端的神片,某些尚可的作品也有其值得肯定之處。

(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迪士尼的真人化電影偶爾會出現像《尋龍傳說》和《小飛象》這種原創劇情成份極高的特例,而《小美人魚》約莫則界於《小飛象》和《獅子王》這種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照本重拍的典型模組之間,大概是 30 % 原創、70 % 翻拍。依樣翻拍的部份往往是讓我看得最為煩躁的時候,頻繁地參照原版動畫的對白、鏡位、美術設計去還原各種大大小小場面,對我而言意義不大,因為動畫的敘事邏輯很多時候不適用於真人電影,硬是強行套入或許勉強套得進去,可是那「勉強的感覺」終究很出戲,何況明明還有很多其它呈現手法,堅持臨摹動畫版顯然就只是為了懷舊而已,這種膚淺的動機更是讓我覺得可悲。

不可否認地,《小美人魚》依舊充斥大量這種「商業意圖」大過「創作意圖」的臨摹,而那些橋段確實也經常令我看得不耐煩,某幾段甚至已經直逼 cringe 的程度,例如艾莉兒趴在石頭上高唱 Part of your world、背後有激起的浪濤襯托畫面張力的名場面,那種誇飾的表現手法放在動畫版很自然,但放在真人電影裡的感覺就是… 呃… 先不要。但追求還原度幾乎已成迪士尼真人化的標配,頻繁到現在的我都有點懶得將其視之為缺點,因此這次觀賞《小美人魚》,我已經盡量轉變成佛系心態去說服自己:「好吧,這些東西就是一定會出現,或許迪士尼鐵粉真的很哈這種粉絲服務,那就隨他們去吧。」

(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但剩下那 30 % 的原創內容,是真的滿好看的,這也是我最終依舊被打動的主因。導演勞勃馬歇爾幾乎每次受訪時都在強調,這個版本不再只是單純的愛情故事,而是關於「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找到心靈相通的彼此,並因而打破種族的隔閡」,艾莉兒和艾瑞克的愛情不像動畫版只是傳統的「童話式暈船」,他們是真的發覺到彼此的共通點,並從而認定雙方是契合的。這個版本非常致力於形塑兩人的相似性,他們都身在單親家庭,都被過度保護的父母約束著,也都渴望去到更遼闊的世界闖蕩、增廣視野,這些設定都是很有效的劇情補強,艾瑞克的戲份更因而大增,與艾莉兒的戲份達到近乎均衡的程度,使得電影不再如動畫版主要是限縮於女方視角。

不過「打破種族隔閡」這個部份始終還是有種被輕輕放下的感覺,總覺得人類和人魚未免也太容易拋開原本的相互鄙視,畢竟人類在開場的時候可是一窩蜂地想要獵捕人魚,人魚則是痛恨人類對於自然環境的輕視,而在極度缺少鋪陳轉念過程的前提之下,就這樣直接輕易解開他們的心結、讓他們聚在一塊開心慶祝兩方的族群結合,實在是夢幻過頭,尤其對比於戲外尚未平息的選角紛爭,這個夢幻更是顯得不切實際,戲外的艾莉兒至今仍無法實踐真正的 part of your world。但退一步想,迪士尼似乎壓根就沒想深入探討種族隔閡,這只不過是為了強化男女主角刻劃才追加的功能性背景設定而已。

(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我對海莉貝利的膚色和長相沒意見,我也不在乎她之所以被選上是因為老闆碧昂絲在幕後操盤、還是迪士尼在執行政治正確的議程,但我對她的演技確實是不滿意的。很顯然,她的歌喉是無庸置疑地棒,她的聲音是契合這個角色無誤,但我不大確定她這個人的氣質和表演實力是否也同樣契合(再次強調,是氣質,不是長相,這兩者有很大區別)。如果你覺得他和飾演艾瑞克的喬納豪爾金欠缺化學反應的話,那恐怕是因為貝利完全演不出「心動」的情緒,事實上,幾乎每一場沒有歌碼的戲,貝利都演不太出角色當下應有的情緒,很多理應說服觀眾她多麼深愛艾瑞克、多麼好奇想探索人類世界的關鍵時刻,她都演不到那個點,劇情已經鋪到位了,可是她的演技怎麼樣就是跟不上。但考量她的本業是歌手、而非演員,我也不忍再多做苛責。

整部電影表現最好的,當屬梅麗莎麥卡錫和哈維爾巴登這對「兄妹檔」了,但麥卡錫的烏蘇拉是比較預期之內的呈現,就是模仿動畫版的聲調、然後再加一點她個人獨有的喜劇節奏,真正令我驚喜的反倒是飾演川頓的巴登,他在這部的表演意外地認真、意外地內斂、沒有因應電影的童趣取向而演得外放一些,他內斂到甚至和其他演員、乃至於整部電影的調性有點脫軌,but in a good way。巴登作為父母所流露的擔憂和保護慾,演得很是讓我感動,結尾送別女兒那場戲,他更是直接把我逼哭,那場戲能夠替全片收尾收得漂亮,很大程度是他的功勞。

(圖片來源:迪士尼影業)

最後必須稱讚一下《小美人魚》的場面調度,拍過《芝加哥》《愛滿人間》《魔法黑森林》等片的勞勃馬歇爾不愧是音樂劇類型的老手,每場歌舞戲都處理得十分活潑,不論是鏡位的移動抑或光線的運用,他總是能執行出精準的氛圍和角色心境,戲劇性和寫實性平衡地極佳。即使是 CG 特效成分居多的水下歌碼,分鏡、剪接、虛擬角色的走位動線也同樣安排妥當,他毫無疑問端出了一場精采奪目的炫目視覺饗宴。


文:Joker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