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專欄】《沙丘:第二部》:喜歡的人依然會愛,上集看到睡著的,這次起碼會睡少點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我本來就不是特別喜歡《沙丘:第一部》的人,我不討厭,更沒看到睡著,我只是「無感」而已,所以我完全能預期《沙丘:第二部》不會是我的菜。我也不是基於「劇情沉悶」或「看不懂」這種原因而無感,我是因為不喜歡丹尼維勒納夫的風格、和他拆成上下集的方式才無感,所以在主創沒變的情況下,我對《第二部》自然難有什麼改觀。我一直跟維勒納夫的電影不太對盤,我很愛他的《雙面危敵》《私法爭鋒》,但他比較常被吹捧的那幾部,我怎麼樣就是領教不到其魅力所在。

我繼續進場看《第二部》,純粹是抱著欣賞演員 + 觀察改編得如何的心態,而《第二部》紮紮實實符合我的預設,我還是無法喜歡。但我認同,《第二部》是理所當然比較刺激一些,畢竟《第一部》是鋪陳,《第二部》才是進入正題的時候,有些角色的真實性格,到《第二部》才真正顯現,有些角色暗地打的如意算盤,到《第二部》才真正突顯其險惡,而《沙丘》系列的「反偶像崇拜」命題,則是到《第二部》才真正開始有所著墨。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當然,還有最表面的因素,那就是佛瑞曼人與哈肯能家族的地盤爭鬥,來到《第二部》才終於升溫到最高層級,所以《第二部》勢必有更多的動作場面、更強的聲光效果、更壯闊的視覺奇觀,即使你是被《第一部》悶到睡死電影院的觀眾,應該也很難連《第二部》也一併睡掉,就算你還是睡了,起碼《第二部》會有更多的時刻,是足以把你叫醒、吵醒、或者使眼皮再繼續睜著撐久一點,總之,至少能「稍微」縮短你的睡眠時間。

用其它電影來比喻的話,《沙丘》上下集對觀眾的吸睛度,就相當於是顛倒過來的《追殺比爾》上下集,《追殺比爾》是最刺激的都在第一集,第二集反而被嫌悶,《沙丘》的情況則相反。我個人會覺得,《沙丘》理論上還是最適合只拍成一部電影,我明白單一一部電影勢必會省略很多細節,但在不考慮片長限制、市場限制、觀眾膀胱限制的情況之下,這個故事本質上其實較適合一口氣講完、拍成約四小時左右的長片,它的架構設計是更適用於在單一電影裡體現出更劇烈的起伏,拆成兩部之後,就難免分散一些火力。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但以上下集電影的標準而論,《沙丘》確實已經盡力做到盡善盡美,每當我快覺得它準備要進入彼得傑克森《哈比人》三部曲的拖戲模式時,它總能及時地拉回正軌,以適切的長度,繼續專注在它該專注的道路上。不過某些故事線的經營,又會覺得它沒有給予足夠的時間去發酵,如查妮和保羅的感情,就建立得不是那麼深刻,我喜歡查妮愛上保羅的同時、也堅定拒絕相信他是救世主(在概念上)的複雜性,但由於兩個人愛得不夠深,所以也就較難感受到這種複雜性所帶來的衝突。

但《第二部》最大的毛病,還是在保羅本身,他亟欲抗拒命運、卻又不得不順從命運,他不想成為虛假信仰的領袖、卻也註定走不出早被制定好的路途,保羅的矛盾、糾結、種種的內在交戰,無疑是整個《沙丘》最核心的命脈,但這最該拍好的部份,也是它最沒有拍好的部份,《第二部》前半部堆疊還算不過不失,但愈後半就愈感覺得出編導有點束手無策,愈來愈不知道該如何確切描述保羅面對命運的態度,變得有些語焉不詳。他真屈服於命運了嗎?這麼突然就輕易屈服了?他真被仇恨沖了昏頭?他真的被權力給腐蝕了?或許以上都是答案吧,但那悲劇性的宿命感,就像魚刺卡在喉嚨吐不出來似的,以至於保羅和查妮最後的分道揚鑣,我無法接收到我本該要接收到的後座力。 

(圖片來源:華納兄弟影業)

千黛亞的存在也是減損結局後座力的元兇之一,因為她本來就不是這個角色的合適人選。首先,她和提摩西夏勒梅根本沒火花,兩集下來我都在看他們硬被湊對;再者,千黛亞的「現代味」與「明星味」過於強烈,對這角色來說「太過時髦」了,我完全無法被說服她跟那些佛瑞曼人是同一批沙漠民族,她身在其中極其突兀,而她的演技也沒好到能蓋掉她的星味。按照電影的人設,查妮應比照《阿凡達》的標準,找個像柔伊莎達娜那樣能駕馭自然野性的演員,而不是千黛亞這種帶得動人氣流量、但帶不出角色質感的明星。

最後,我也覺得《沙丘》的導演可以有更好的人選,我個人推薦:戴倫艾洛諾夫斯基。他很可能才是真正能將信仰、反偶像的主題詮釋到位的人。依艾洛諾夫斯基的個性,他八成會大肆魔改原著,然後加些無論是書迷或觀眾都會很火大的情節,但他拍的《沙丘》應該才是我會想看的《沙丘》。艾洛諾夫斯基拍過帶有信仰色彩的電影,也在《挪亞方舟》接觸過類似的救世主題材,而我也很清楚他的《挪亞方舟》頗具爭議性,但在我的理想中,《沙丘》就是該盡量拍成「很危險」的電影,而艾洛諾夫斯基是個「夠危險」的創作者。


文:Joker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