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利暨商標局(United State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簡稱USPTO)局長John A. Squires,近日下令重新審查任天堂具爭議性的「召喚角色並讓其戰鬥」專利,引發遊戲圈與法律界廣泛關注。

該專利自授予以來,因被認為過度籠統、近乎涵蓋《寶可夢》(ポケモン)系列核心機制而飽受批評,如今官方決定重新審查,可能重挫任天堂針對《幻獸帕魯》(パルワールド)的訴訟基礎。
該專利編號為12,403,397,又稱「397專利」,內容描述玩家可在虛擬空間中召喚次要角色戰鬥,並根據敵方角色位置切換自動與手動戰鬥模式。外界認為此專利幾乎概括了寶可夢系列長年的遊戲結構,也與多款作品如《女神異聞錄》(ペルソナ)、《數碼寶貝》(デジモン)乃至《艾爾登法環》(エルデンリング)有相似之處。專利在9月獲批後,IP 專家Florian Mueller批評其「根本不該通過」,而遊戲專利律師Kirk Sigmon更直言「這些主張完全不具專利性」。
Squires在命令中指出,已有兩項舊專利可作為先前技術參考,分別是Konami於2002年與任天堂自家於2019年提交的專利。他認為這些文件「對判斷專利是否可成立具有關鍵意義」,並明確指出「存在實質性的專利性疑問」。
據《Games Fray》報導,該決定部分源於「公眾對專利制度濫用的強烈反彈」,因此雖非正式撤銷令,但業界普遍預期該專利最終將被撤回。任天堂目前有兩個月時間可回應。
此舉對任天堂與寶可夢公司針對《幻獸帕魯》開發商Pocketpair的法律行動產生重大影響。Mueller 指出,這項重新審查「進一步削弱了任天堂在訴訟中的可信度」。

事實上,任天堂近期在日本也遭遇挫敗,其去年提出的「怪物捕捉」相關專利已遭日本專利局駁回,理由為缺乏創新性,並舉出《方舟:生存進化》、《魔物獵人4》等多款早期遊戲作為先例。
自去年以來,Pocketpair已多次修改《幻獸帕魯》的遊戲機制以避開爭議,包括移除拋擲球形道具召喚夥伴的設定,改為直接在玩家旁現形。專利戰持續升溫,任天堂甚至在訴訟中途修改專利內容,主張模組不應視為「先前技術」。
目前訴訟仍由東京地方法院中島基行法官審理,預計明年才會有結果。Mueller 評估:「任天堂敗訴的可能性正逐步上升。」
這場被譽為「遊戲業最具指標性的專利攻防戰」,不僅關乎《幻獸帕魯》的未來,更攸關整個遊戲產業中「創意與機制界線」的重新定義。
新聞來源: Games Fray
Mi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