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真的太難?應用題「4×8=32」卻被老師畫叉,乘與被乘的意義不一樣呀...

讀者們對自己的數學有沒有信心呢?俗話說得好,只有數學不會背叛你,因為數學不會就是不會,想凹分數也是沒有用的......。

只不過,近年台灣偶爾會報導一些「家長看不懂作業邏輯」的新聞,在這些新聞中,家長們往往覺得自己的觀點明明沒錯,搞不懂老師為什麼說不行。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十年教改」,什麼「補習」之類,引得衆人都鬨笑起來。

不過,這裡用了《孔乙己》的梗倒不是要嘲笑家長,畢竟有時候,有些題目的確是會讓人頗有找碴的感覺。只是這樣的新聞不只會發生在台灣,日本也有家長對於孩子的小學試卷感到非常困惑啊~

推特上一位媽媽「なおぽん」,就貼出了兒子的考卷題目,題目中寫著「有4名小朋友,要給他們一人8張貼紙,共需要幾張貼紙呢?」

兒子的答案是「4×8=32枚」,但算試卻被列為不正確,正確的解答是「8×4=32枚」才對。

推主感到相當疑惑,甚至還開玩笑說「沒關係我要一路打官司到最高法院了」。而這個問題也引起了網友們的討論,究竟為什麼這樣是錯的呢?

乘數與被乘數的問題,似乎是相當常見的「成人疑惑」(?),底下也有不少網友跟著發出困惑之聲,但也有人解答,因為是「給4個小朋友各8張貼紙」,所以應該是「共有4個8」,算式前面的是被乘數,後面的是乘數,因此應該要是「8(枚)×4(人)=32枚」才對。

不過,雖然從邏輯上來看,的確是「8×4」比較符合題意,但在日本的小學「学習指導要領解説」中,也是有記載著「在計算乘法結果時,依據需要活用交換律,將被乘數與乘數交換計算也沒問題」的內容。

看來這題就只能說......它就是刻意設計來要考小朋友邏輯觀念與語言能力的吧?

※本文為投稿文章非本站立場,內容如有疑慮請來信告知